“快看,那邊的彩燈太漂亮了?!痹诠枮I市道外區(qū)闖關東廣場,市民王先生一家四口飯后到此遛彎兒,女兒興奮地拉著哥哥看這看那。中秋臨近,整個廣場和附近街區(qū)把喜慶的節(jié)日氛圍“拉滿”:彭氏燈彩、寧古塔彩燈已裝飾完畢,紅彤彤的大燈籠高高掛起……
漫步街道兩側,魚皮畫、葫蘆烙畫、漆器、刺繡、木雕、剪紙、布藝等40余項代表龍江民族文化特色的手工藝品,一一展陳。
攤位前,行人駐足拿起魚皮畫端詳。“魚皮制作技藝誕生于赫哲族的日常生活,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臺后面,赫哲族尤氏家族魚皮制作技藝第五代傳承人石立新熱情地介紹,“制作魚皮畫不用筆墨,而且利用魚皮的天然紋理和漸變顏色去表現(xiàn)作品的立體感、光感和距離。由于魚皮的獨特性,每一幅作品都獨一無二,難以復制?!?/p>
節(jié)日期間,還將舉辦“民族服飾巡游秀”,鄂倫春族、赫哲族、達斡爾族、朝鮮族、滿族等民族傳統(tǒng)服飾屆時開展巡游,集中展示狍皮衣、考胡魯、魚皮衣、旗袍等特色服飾。
不光有好看的,好吃的也不少。鍋包肉、紅腸、中式糕點……40余項傳統(tǒng)“老字號”小吃,讓人直咽口水?!百I點老式月餅,回家過節(jié)嘍!”人群中,一位老者對孫輩說。(本報記者 張士英 本報見習記者 季雅寧)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lián)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