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亞運,就是要把綠色、低碳和可持續(xù)理念融入亞運會籌辦的全過程和各環(huán)節(jié)?!焙贾輥喗M委環(huán)境保障部副部長孟祥勝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作為亞運會歷史上首屆碳中和賽事,杭州亞運會將“綠色辦賽”理念融會貫通,向著“辦好一個賽,提升一座城”的目標努力。
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融入杭州亞運會每個“細胞”
杭州亞運會籌備階段,杭州亞組委出臺了杭州亞運會綠色健康建筑設計導則,明確了亞運場館節(jié)能、節(jié)地、節(jié)水、節(jié)材、健康、保護環(huán)境、綠色運營等場館建筑全壽命期內綠色健康的設計要求,提出了場地設計、建筑設計、結構設計、建筑材料等10個方面要求。
在“綠色健康建筑”理念的指引下,廢棄的礦山完成華麗蝶變,成為了紹興柯橋羊山攀巖中心;富陽水上運動中心屋頂雨水收集系統(tǒng),每月可節(jié)水35%,平均每天節(jié)水約1000噸;德清地理信息小鎮(zhèn)籃球場建設了智能陽光房,可以滿足場館空調、照明等電能需求;杭州奧體中心體育館和游泳館、臨安體育文化會展中心體育館應用導光管無電照明系統(tǒng)作為日常照明,每年照明節(jié)能可達30%。
場館建設施工過程中,寧波象山亞帆中心將陸域爆破產生的76萬方石料用于海域防波堤建設;浙江省黃龍體育中心改造將建筑垃圾破碎并自動分類,以作為建筑原料;湖州賽區(qū)選用綠色建材、可再生循環(huán)利用材料及利廢建材,節(jié)省建設資金約8000萬元……杭州亞運會對建筑垃圾進行綠色處理,盡可能減少建筑材料和能源使用,在部分新建場館建設過程中,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指導設計和施工,對建筑結構體系實行節(jié)材策略,節(jié)約施工材料及能耗,并建立智慧工地,有效管理施工能耗。
除了在場館建設中融入綠色理念,大規(guī)模使用綠色能源也是杭州亞運會“綠色辦賽”的一項重要舉措。據孟祥勝介紹,杭州亞運會通過綠電交易,將新疆、青海的光伏電和內蒙古的風電,通過特高壓電網輸送到浙江,綠電總成交電量6.21億千瓦時,杭州亞運會也成為歷史上首次實現全部場館綠電供應的亞運會。此外,杭州亞運會主火炬使用的甲醇燃料,是利用焦爐氣中的氫氣與從工業(yè)尾氣中普及的二氧化碳合成而來,這也是亞運會歷史上首次在主火炬中使用甲醇燃料。
杭州亞組委場館建設部部長邱佩璜表示:“在綠色設計的引領下,亞運場館充分利用清潔能源及可再生資源,最大限度節(jié)能減碳,綠色踐行取得了明顯成效?!?/p>
城市綠色品質提升讓百姓共享亞運成果
杭州亞運會“綠色辦賽”不僅僅體現在賽事籌備中,更體現在城市品質提升中。在城市建設中融入“綠色”理念,積極提升城市綠色品質,讓亞運成果惠及百姓。
據杭州亞運會湖州市賽事分指揮部執(zhí)行指揮長阮葉萍介紹,湖州市在城市建設過程中,一方面增改結合,增加綠色休閑健身空間,充分挖掘城市邊角地、微空間等閑置資源,全面整合綠地布局、增設體育設施等,新建改造公園18個,建成“鄰里口袋公園”30個,形成了十分鐘健身圈,讓居民出門見綠、出門入園。另一方面,通過苗木移植、景觀打造等方式,建成集旅游休憩、文化展示等功能于一體的“城市客廳”示范區(qū)30個、城鄉(xiāng)綠道1142.62公里,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45.28%,5分鐘親水見綠圈覆蓋率高達91.43%,形成了“城在林中、路在綠中、房在園中、人在景中”的綠色圖景。
建于1985年的杭州市上城區(qū)湖濱街道的尚農里小區(qū),整治前,房屋立面老舊、公共設施薄弱。“整治后,小區(qū)面貌煥然一新,社區(qū)居民群眾幸福感大大提升。屋頂做了‘平改坡’隔熱降溫,降低頂樓用戶能耗。我們還拓寬了公共綠地和步行綠道,增加了健身設施,在小區(qū)內構建了10分鐘步行圈;還配置雨水回收設施,循環(huán)利用雨水澆灌綠化、清洗小區(qū)路面。我們通過點線面結合,全面改善了小區(qū)的基礎設施,優(yōu)化了街區(qū)風貌,拓展了700平方米‘幸福鄰里坊’,讓老街區(qū)煥發(fā)生機與活力,綠色生活已經成為小區(qū)居民的共識?!?亞運城市環(huán)境提升專班副主任邵偉華介紹到。
孟祥勝表示:“綠色是杭州亞運會辦賽理念之一,也是新時代中國的鮮明底色。綠色亞運是一種理念,也是一個承諾,更是一次行動,這個行動是可持續(xù)的。它將引領社會潮流,讓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成為社會新風尚?!?/p>
相關閱讀: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