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廣場南門 李文華攝
北疆新聞包頭6月27日電(記者 李文華)6月27日下午,“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之“塞北草原譜新曲”主題采訪團來到內蒙古包頭市青山區(qū)的團結廣場,在這里了解包頭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實踐基地建設情況。
“包頭青山區(qū)共有11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實踐基地,團結廣場也是民族團結宣傳工作從室內轉向室外的很好體現(xiàn)?!鼻嗌絽^(qū)統(tǒng)戰(zhàn)部副部長、民委主任劉雪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把一些民族政策和理論非常鮮活的以雕塑之類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讓各族群眾在游玩鍛煉身體的過程中學習到一些民族理論政策,將“鑄牢共同體,中華一家親”深入人心。
團結廣場始建于2000年,占地面積約為64390平方米,位于團結大街南側、西側毗鄰昆都侖區(qū),是青昆兩區(qū)各族人民休閑健身、交往交流交融的溫馨家園。基于團結廣場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群眾基礎,它成為了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載體。2022年,青山區(qū)緊跟新時代民族工作主旋律,將這里提檔升級建設成為民族團結主題景觀公園,同時命名為“包頭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實踐基地”。
紅石榴雕塑作品 李文華攝
位于團結廣場北門的主雕塑,由三個形態(tài)各異的紅石榴組合而成,正中間的石榴上刻著“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的字樣。主雕塑身后放置了大紅色的飄帶,既像迎風招展的紅旗,也像祖國母親張開雙手的懷抱,寓意在黨的領導下,56個民族心手相牽、親如一家。
二十四節(jié)氣文化長廊 李文華攝
團結廣場內部設有“民族團結一家親”文化長廊,廊柱上展示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等各類宣傳標語,讓各族群眾在這里歇腳、乘涼的同時,時刻傳遞民族團結進步理念,引導各族群眾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位于團結廣場通道兩邊,一本厚厚的“民族史書”將耳熟悉能詳?shù)摹峨防崭琛泛图{蘭性德的《長相思》進行了展示。紅石榴造型的溫馨提示將民族團結元素融入其中。二十四節(jié)氣文化長廊凝結了中華民族的獨特智慧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彰顯著中國人的精神氣質與民族風尚。
《敕勒歌》展示造型 李文華攝
宣傳欄上展示了“三千孤兒入內蒙”“草原英雄小姐妹”等6個典型的民族團結進步故事,營造了濃厚的文化氛圍,讓各族群眾手足相親、守望相助,一同講好民族團結故事?!笆耖T”以中國結和石榴花為主要元素,既與主雕塑相呼應,又體現(xiàn)了各族群眾共建美好家園、共創(chuàng)美好未來的心愿。
包頭市青山區(qū)迎春社區(qū)居民辛萍表示,她們社區(qū)就有10多個少數(shù)民族生活在一個小區(qū),大家都會互幫互助。鄰居們都歲數(shù)大了,有的子女不在身邊,自發(fā)成立“老友團”,靠老鄰居來互相幫助,這種情況下各民族居民之間相互照應,相處融洽。
“民族團結連心橋”附近正在下象棋的居民 李文華攝
走到迎賓湖上的“民族團結連心橋”,就來到了團結廣場的中心位置,一步一景、小橋流水,民族文化魅力盡收眼底,一幅“鹿城兒女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嶄新畫卷正在這里徐徐展開。走過迎賓湖,一棵民族團結“石榴樹”佇立于道路兩旁,這棵石榴樹既是豐富民族團結宣傳教育的載體,也是對民族工作的美好祈愿,希望各族群眾都能用心用情澆灌石榴樹,讓石榴花開別樣紅。
民族團結“石榴樹”李文華攝
團結廣場是包頭市“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綠地格局的縮影。5年間,包頭市人均公園綠地從13.23平方米提高到15.34平方米,為包頭市打造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鋪就了濃郁的生態(tài)底色。包頭市將繼續(xù)牢牢抓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團結帶領各族群眾,凝心聚力,譜寫民族團結新篇章。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lián)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