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字種地”,在土左旗火熱實踐
9月2日,土左旗智慧農田綜合管理指揮中心
小草數(shù)字公司產品技術負責人楊柳輕點鼠標
任意選擇一塊高標準農田區(qū)域
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實施前后的
節(jié)水、節(jié)肥、人效、電耗、增產增收等
對比情況一目了然
這是全區(qū)首個高標準農田
智控、智管、節(jié)效一體化綜合管理平臺
為土左旗高標準農田的
建設、耕種、養(yǎng)護、監(jiān)管、豐收
提供數(shù)字化支撐
保障著土左旗112.92萬畝高標準農田的高產穩(wěn)產
人效提升40%
糧食產量平均提高25%
農民種地年人均純收入增加200元
此時,20公里外的塔布賽鄉(xiāng)
高標準農田里一派繁忙景象
幾位村民正在一棟日光溫室里種植西紅柿
望著眼前一棟棟可移動式保溫膜結構日光溫室
誰能想到這里曾是一片鹽堿荒灘
過去,土左旗的塔布賽村、賬房村
旗下營村、鐵旦板村
由于農業(yè)生產灌排設施不完善
區(qū)域氣候干旱少雨、蒸發(fā)強
中、重度鹽堿地總面積40萬畝
地里很難出苗
非凡變化始于鹽堿地改良和高標準農田建設
2020年,土左旗在這片區(qū)域實施
2萬畝鹽堿地改良示范項目和
8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
作為呼和浩特市的“菜籃子”“飯碗子”
2021年,土左旗糧食產量達67萬噸
榮獲了全國糧食生產先進集體的稱號
今年,土左旗糧食總播面積
繼續(xù)穩(wěn)定在150萬畝左右
土左旗憑借科技力量
讓鹽堿地變良田,土地流轉生“金”
策劃:周秀芳 鄭學良
監(jiān)制:徐亞軍
記者:宋爽 劉曉君
文案:及慶玲 李超然
攝像:呼布琴 王磊 常艷君
剪輯:呼布琴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lián)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