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俯瞰窩兔溝煤礦
窩兔溝煤礦中控室
北疆新聞網、北疆新聞APP、北疆云記者 張楊
你也許會很好奇,很想知道煤礦深井之下究竟是怎樣工作的,礦井之下又是如何與地面溝通聯絡的,別急,現在就帶你揭開謎底。
在位于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的窩兔溝煤礦,礦井之下的地下交通其實和地面一樣,車輛通行要看紅綠燈。礦井之下,煤礦工人如需與地面聯絡,既可以使用新型智能定位通信礦燈與地面的中控室進行視頻通話,還可以使用專用的礦用本安型防爆手機,與在地面一樣接打電話、視頻對話。而這一切的實現,都基于中國移動提供的“5G智慧礦山”解決方案。
礦工下井前必須通過無人監(jiān)管系統(tǒng)打卡
車輛進入井下需看交通信號燈通行
高三雄向記者介紹煤礦所在位置
“‘智慧礦山’提高了煤礦安全生產的可靠性。通過煤礦智能化建設,我們實現了綜采工作面少人化、運輸系統(tǒng)和機電硐室等重點區(qū)域的無人值守,每天的下井人數控制在100人以內,比之前減少了46%以上,極大地提高了煤礦生產和井下作業(yè)人員的安全系數?!泵砂l(fā)能源控股集團總裁高三雄表示,通過“智慧礦山”項目,窩兔溝煤礦的噸煤生產成本大幅下降,單位能耗和用電量下降了20%,很好地踐行了國家碳達峰和碳中和戰(zhàn)略,同時為公司后期的產能核增工作奠定了智能化的基礎。
冀雪峰介紹“智慧礦山”的使用情況
蒙發(fā)能源控股集團伊金霍洛旗蒙泰煤炭有限責任公司窩兔溝煤礦副總工程師冀雪峰介紹,實施“智慧礦山”項目前,窩兔溝煤礦算是一個比較“原始”的礦山,井下傳輸能力弱,攝像頭陳舊,數據回傳不統(tǒng)一,沒有統(tǒng)一的數據出口,數據的使用效率非常低。通過實施“智慧礦山”,實現了危險區(qū)域無人化工作的目標,采煤機操作員可以在地面調度中心通過5G網絡,一鍵啟動和控制采煤機工作,井下的皮帶巡檢,由5G機器人自動巡檢代替了過去的人工徒步巡檢,煤礦工人實現了從過去的“煤黑子”到新型產業(yè)工人的轉變。
AI平臺
開采作業(yè)面工作場景實時回傳
在窩兔溝煤礦的中控室,冀雪峰通過平臺,接通井下礦工的新型智能定位通信礦燈的視頻通話系統(tǒng),可以清晰看到井下礦工的工作現場,隨時了解工作情況。這個智能定位通信礦燈,既是礦燈,又是通信終端,還可通過布控于井下的移動5G通信基站,實時定位礦工所處位置。
5G井下基站
中控室下達指令,采煤機開始運行
隨著一聲指令,中控室內發(fā)出采煤機運行指令,在深井之下,傳送帶、采煤機等依次開始運行。這些情況,通過中控室內的大屏幕,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井下與地面進行視頻通話
中國移動集團內蒙古有限公司鄂爾多斯分公司王文海介紹,通過整體5G專網覆蓋服務、移動云平臺搭建服務、OnePower—智慧礦山子平臺(AI核心平臺)建設服務、5G應用服務等多種手段和方式,打造一個行業(yè)領先的基于5G的智慧礦山,實現一張網做“高速通道”,一個平臺做“核心大腦”,一朵云做“算力存儲”,N個應用做“前端抓手”,實現重點場景“少人化”、一般場景“無人化”。
據了解,窩兔溝煤礦的“5G智慧礦山”方案,是目前在全國范圍內5G應用最多、場景最為典型的方案,這套方案在2021年工信部“綻放杯”競賽中,獲得能源賽道一等獎,礦山賽道三等獎等諸多殊榮。(完)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