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婷婷色综合激情国产日韩,国产在线麻豆精品,日韩亚洲专区在线电影,av777,午夜色站,亚洲第一网站在线观看,国内偷自第一二三区

客戶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北疆觀察
數字報刊
北疆新聞 > 要聞 > 正文
點燃興產業(yè)促脫貧富群眾的“紅色引擎”
2020年12月17日 10:32 來源:內蒙古日報 關燈

  赤峰市翁牛特旗廣德公鎮(zhèn)積極轉變發(fā)展思路、強化黨建引領、創(chuàng)新發(fā)展方式,把黨組織帶動與能人黨員示范運用到產業(yè)發(fā)展的全過程,點燃了興產業(yè)、促脫貧、富群眾的“紅色引擎”。

  黨組織領辦合作社——讓“小資金”撬動“大發(fā)展”

  “我把家里的地全都入股到合作社,去年分紅5200元。放在以前,守著10畝地,苦不少吃、累不少受,還掙不了多少錢。現如今加入了合作社,日子是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闭f起加入合作社后的生活,高家梁村的張金玉笑得合不攏嘴。

  廣德公鎮(zhèn)黨委立足地區(qū)資源稟賦,按照村集體領辦合作社的思路,大力發(fā)展集體經濟和特色產業(yè)。合作社以黨組織為核心,以黨員為骨干,以群眾為主體,將村集體存量資金、扶貧項目資金等,按照每股100元的標準量化到人,村民以土地、勞務入股,以“資產分紅+勞務收入”計算收入,形成了風險共擔、收入共享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的口袋“鼓”了起來。

  為了用“小資金”撬動“大發(fā)展”,全鎮(zhèn)14個村黨組織抱成團,組織群眾集中土地1500畝,領辦了農業(yè)專業(yè)合作社,并整合扶貧產業(yè)園、京蒙幫扶等項目資金2800余萬元,建起聯村設施農業(yè)扶貧產業(yè)園。為了實現高質量發(fā)展,黨組織圍繞精細化管理、專業(yè)化服務,指導村民開展標準化生產,并與龍頭企業(yè)簽訂合作協議,由其提供技術指導與銷售渠道,大幅提升了農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目前,扶貧產業(yè)園已建成蔬菜冷棚843個,吸納剩余勞動力67人進園務工,平均每戶實現畝增收6000元左右。

  提供社會化服務——讓“死資產”變成“活資源”

  老弱病殘、喪失勞動能力的群眾怎么脫貧?廣德公鎮(zhèn)黨委組織能人黨員面向全體農戶,提供農資供應、農機作業(yè)、技術指導、收儲加工、產品銷售等“保姆式”全托管和“菜單式”半托管服務。將群眾零散的土地集中到一起,開展規(guī)模經營管理,將“單打獨斗”的傳統生產轉變?yōu)榧屑奂s的機械化生產,讓喪失勞動能力的群眾手里的土地從資產變成了“資源”。

  在高家梁村,75歲的王喜臥病在床多年,日子過得緊巴巴。有了土地托管服務后,她第一時間將家里的土地全部交給村集體打理。“以前是守著15畝地干著急,現在一股腦交給村集體,15畝地安排得妥妥當當?!闭f起土地托管帶來的新變化,王喜顯得有些激動。截至目前,托管服務已覆蓋全鎮(zhèn)2000畝土地,耕地成本每畝下降近300元,節(jié)省的資金一部分用于擴大再生產,一部分作為管理人員獎勵工資,其余大部分用于群眾分紅,讓群眾得到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在廣德公鎮(zhèn),社會化服務遠不止土地托管這一種,當地黨委協調幫扶單位中糧公司與群眾達成協議,提供“糧食銀行”結算服務。糧食收購后,定量不定價、交易不結算,群眾可以根據市場行情待價而沽,待糧價上漲后再統一結算,不僅解決了儲存、烘干、質檢、銷售、發(fā)運等產后服務難題,而且讓群眾分享到了流動環(huán)節(jié)帶來的價值收益。

  黨組織齊上手——讓“單音符”奏出“交響樂”

  為打破扶貧工作中相關部門“各唱各的調,各吹各的號”的舊格局,廣德公鎮(zhèn)黨委牽頭融合市、旗、鎮(zhèn)、村29個黨組織組建黨建聯合體,劃分屬地鏈、服務鏈、產業(yè)鏈3個黨組織鏈條,鏈接8家龍頭企業(yè)、7家種養(yǎng)殖合作社、18家農牧場、2家社會化服務組織、115戶種養(yǎng)殖大戶,形成黨建引領產業(yè)發(fā)展共同體,采取“組織聯建黨員共管、決策聯議責任共擔、服務聯做資源共享、難題聯解利益共謀”的“四聯四共”工作法,各領域的300余名黨員活躍在扶貧一線,形成了各盡其職、各司其責的局面。目前,共同體已輻射帶動全鎮(zhèn)2898戶農戶和652戶貧困戶增收致富。

  黨建引領產業(yè)發(fā)展共同體成立以來,各成員黨組織從實處著眼、以實招推進,為基層解決了一大批實際問題。鎮(zhèn)農電黨支部協調旗國網公司投資200多萬元,為扶貧產業(yè)園實施了電力配套項目;旗水利局機關黨支部投資300多萬元,為當地實施了水利配套項目;旗農牧局機關黨支部從松山區(qū)聘請25名專技員“手把手”地進行技術培訓指導;農業(yè)銀行翁牛特旗支行黨支部為群眾辦理低息貸款110萬元,解決生產資金問題。(內蒙古日報記者 及慶玲)

編輯:劉嬙
0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呼和浩特:探訪集中隔離醫(yī)學觀察點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