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土中國》是我國著名的社會學家和人類學家費孝通的經典作品,最初是費孝通20世紀40年代后期在西南聯(lián)大和云南大學講授鄉(xiāng)村社會學的底稿,后來幾經修改、擴充及改寫,在1948年出版發(fā)行,書名便是今天我們所熟知的《鄉(xiāng)土中國》。該書出版后國內外眾多學者交口贊譽,普遍認為是中國鄉(xiāng)土社會傳統(tǒng)文化和社會結構理論研究方面的重要著作。社會學恢復重建之后,《鄉(xiāng)土中國》多次再版,在社會上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2020年,《鄉(xiāng)土中國》被列入《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fā)展中心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成為中小學的推薦讀物。
《鄉(xiāng)土中國》發(fā)表和出版已經70年有余。中國已經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進入社會主義社會。中國經濟社會結構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實現(xiàn)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走上了一條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道路。但在新的發(fā)展階段,面臨復雜多變的新形勢新機遇新挑戰(zhàn),我們愈加感覺到費孝通思想的重要性,愈加覺得閱讀《鄉(xiāng)土中國》的重要性?!多l(xiāng)土中國》需要系統(tǒng)地讀、全面地讀,要讀懂其背后救國富民的家國情懷,要讀懂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社會和文化之根。
讀出費孝通青年時期救亡圖存的偉大志向
費孝通的青少年時期正值日本軍國主義大肆侵華,中華民族處于危急存亡之秋。費孝通早年在東吳大學讀了兩年醫(yī)學預科班,目的是想治病救人。但面對國家風雨飄搖、人民貧窮落后的局面,他意識到,中國的問題不是一兩個人生病的問題,而是中國會不會亡國的問題。他覺得,醫(yī)治社會比醫(yī)治人更重要。
費孝通轉到燕京大學社會學系,下決心研究中國的社會,目的就是要用社會科學的研究來醫(yī)治中國社會的病癥;就是為了學以致用,以自己的知識來幫助中國擺脫貧困,走向富強,實現(xiàn)救國富民的人生目標。費孝通說:“我是個知識分子,也是一個從知識分子家庭里面出來的人,特別是經過‘五四’運動,相信科學救國。我們希望的是從了解中國的問題出發(fā),能夠找到一條出路。這是當時時代賦予我們青年人的一種向往?!?/p>
在英國讀書的時候,費孝通的導師馬林諾夫斯基一眼就看到了他的這位學生的志向,他說,“費博士是中國的一個青年愛國者,他不僅充分地感覺到了中國目前的悲劇,而且還注意到了更大的問題,他的偉大的祖國進退維谷,是西化還是滅亡。”費孝通清楚地認為,在國家和社會大轉型時期,傳統(tǒng)文化中的知識分子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知識分子就是要用科學的知識、方法來理解中國的社會文化,來改造它,找到一條出路,避免走上亡國的道路。費孝通就是要通過研究引導國家的發(fā)展方向,探索出一條救國之路,一條民族復興發(fā)展之路。
讀出《鄉(xiāng)土中國》志在富民的偉大情懷
費孝通有一種“盡力使中國農民脫貧致富的使命感”。1938年秋,費孝通抱著救國的信念從英國學成歸來。吃飽穿暖是當時農民最大的要求,費孝通說:“我的責任就是要解除農民的窮困,要使他們吃飽穿暖,這是第一步,是最基本的。”中國能否在戰(zhàn)爭中堅持下去,不僅要鼓舞民族團結之精神,還應順應巨變,完成其經濟和社會的現(xiàn)代化轉型;而這項工作應先從漢人農村展開,接著再把經驗傳遞到民族地區(qū)。
1938年11月15日,剛抵達昆明兩個星期,費孝通就奔赴西距昆明約100公里的祿豐縣,在一個村子里開始了調查,即“祿村”。1938年至1942年,費孝通帶領學生和助手完成了“云南三村”的調查。費孝通寫道:“中國在抗戰(zhàn)勝利之后還有一個更嚴重的問題要解決,那就是我們將建設成怎樣一個國家。在抗日的戰(zhàn)場上,我能出的力不多。但是為了解決那個更嚴重的問題,我有責任用我學到的知識,多做一些準備工作。那就是科學地去認識中國社會。要認識中國,首先就要認識農民,懂得農民?!痹谫M孝通的帶領下,位于呈貢的“魁閣”成為中國現(xiàn)代學術集團的一個雛形,誕生了一批社會學和人類學的經典之作,包括《鄉(xiāng)土中國》。
后來,費孝通利用類型比較法,有的放矢地選擇了中國農村的幾種類型,進行調查、分析和比較,由一點到多點,由局部到全體,進而認識中國農村的整體面貌。改革開放后,費孝通一直致力于為各地農村經濟的發(fā)展“出主意、想辦法”,從村到鎮(zhèn),提出了“小城鎮(zhèn),大問題”,又總結各地發(fā)展經驗,提出了“蘇南模式”“珠江模式”“溫州模式”“民權模式”等多種發(fā)展類型,為中國農民找一條出路。志在富民是費孝通大半個世紀苦苦追尋之所在,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個中國知識分子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深刻認識中國發(fā)展的社會根基
20世紀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是中國社會劇烈變革時期。在思考和探索中國出路的過程中,涉及兩個重要問題:一是中國社會歷史發(fā)展的特殊性和人類社會歷史發(fā)展的普遍性問題;二是當時中國社會是何種性質、要進行何種革命的問題。當時費孝通未及參與這場大論戰(zhàn),但《鄉(xiāng)土中國》卻對大論戰(zhàn)中的重要問題,即中國社會的特質問題作了學術上的解答。在書中,費孝通使用通俗簡潔的語言對中國基層社會的主要特征進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現(xiàn)了中國基層社會的面貌?!多l(xiāng)土中國》不是一個具體社會的描寫,而是從具體社會里提煉出一些概念。這里講的鄉(xiāng)土中國,并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tǒng)社會里的一種特殊的體系,支配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費孝通用韋伯的理想類型來描述中國社會,它并不是虛構,也不是理想,而是存在于具體事物中的普遍性質,是通過人們的認識過程而形成的概念。
目前,我們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會文明、生態(tài)文明協(xié)調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中國式現(xiàn)代化新道路,創(chuàng)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厮輾v史,是為了展望未來。我們在推進中國式現(xiàn)代化新征程上,還需要回頭看,認真審視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根基,全面掌握中國文化的脈絡?!多l(xiāng)土中國》中所蘊含的理論和思想不僅能讓我們回溯歷史、展望未來,還能讓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國社會和中國文化,啟迪我們去認識當下的這些挑戰(zhàn),形成中國當代的思想、中國當代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理論。
(作者:尉建文,系南開大學社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lián)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