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新聞呼和浩特9月2日消息(記者 李文華 實習記者 田藝)9月1日下午,記者來到呼和浩特市土左旗臺閣牧鎮(zhèn)臺閣牧村,探訪位于此處的明清建筑博覽園。
這座博覽園,始建于1990年6月,園內以明清建筑為主體,按呼和浩特舊城革命紀念地、歷史街區(qū)、官府民居、店鋪商肆、機構場所等原有功能進行復原,建設的大型建筑組群,如呼和浩特歷史上享有盛名的大召前街、明代邊寧古寺、清代三官廟及戲臺、清代文廟和書院、呼和浩特最早的觀音廟等,在此都一一呈現(xiàn)。
博覽園內,中共綏遠工作委員會舊址、共和醫(yī)院、巨恒昌柜房、德泰玉藥店、純一善社、繡樓、費公祠、牙儈行、天寶樓金店、美華鑫鞋店、義泰祥錢莊等建筑,都是當年位于呼和浩特舊城內的標志性建筑,舊城拆遷改造后,這些建筑在此易地復原,其設計初衷,就是保護舊城建筑構件、構筑物,打造一部能看得見的老青城史。
園內厚實靈動、飛檐翹角的古戲臺,便是于清道光年間由歸化城商民及僧侶集資修建,史稱三官廟街樂樓。在明清兩代,呼和浩特曾是商賈云集、經濟繁榮、絲竹盈耳、歌舞升平的邊塞商埠,每年的社戲從正月初四一直唱到十月上旬,為此也曾建過數(shù)十座戲臺,但經幾百年滄桑,至今仍然屹立的惟有這座了。
德泰玉藥店,為山西人張潔所創(chuàng)辦,原址位于呼和浩特市舊城大召前街玉泉井東側,主營炮制中成藥兼營部分西藥。業(yè)務往來于京津,在歸化城有很好的信譽。該店門面為仿西式大木硬山式建筑,面闊四間,店堂三間,門道一間。原址后院有作坊、倉庫和住宅,并有繡樓兩間,形制纖巧,可謂古建佳作,可惜于20世紀90年代拆除。
在共和醫(yī)院復原現(xiàn)場,依稀可見當年求醫(yī)者穿梭往返。這座醫(yī)院原址位于呼和浩特市舊城大召前街路東,占地1000㎡,約于民國七年(1918年)由天津人何秉如(又名何清杰)創(chuàng)建,旅蒙商號“大盛魁”總經理給予經濟支持,為當年歸化城內最早、設備較好、技術力量較強的首家私立西醫(yī)醫(yī)院。醫(yī)院內設內科、外科、小兒科、婦科和住院處。遷建于此的建筑,為該醫(yī)院的正門及西房共9間,南門為券門,北門為磚雕垂花門,門楣匾額有“共和醫(yī)院”四字。
漫步明清博覽園,仿佛置身于歸綏古城,耳畔傳來街頭巷尾熙熙攘攘的喧鬧聲……歲月悠悠,時代更迭,一座博覽園,在靜靜地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歷史變遷。(完)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wǎng)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wǎng)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wǎng)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在見網(wǎng)后30日內進行,聯(lián)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wǎng)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