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瑙的品種繁多,質地堅硬、溫潤、通透,形狀千姿百態(tài),每一種瑪瑙都有其獨特的魅力。其中,葡萄瑪瑙資源稀缺,造型獨特,是瑪瑙家族的一枝奇葩。葡萄瑪瑙與風凌石、沙漠漆被稱為大漠三絕,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
葡萄瑪瑙
葡萄瑪瑙,是因附在瑪瑙體上的珠子酷似葡萄而得名。它質地晶瑩,色彩絢麗,為玉中奇石,堪稱稀世珍寶。葡萄瑪瑙和其他瑪瑙的主要成分一樣都是二氧化硅,莫氏硬度為6.5~7度,顏色有紫、紅、藍、灰、褐、白、黑等,多色葡萄瑪瑙更是珍貴和難得。葡萄瑪瑙多產自阿拉善盟蘇宏圖的火山口附近,由于形成的條件苛刻,生成的數(shù)量非常稀少。
葡萄瑪瑙是怎么形成的呢?大體上可分為火山噴發(fā)階段、二氧化硅結晶階段和高嶺土養(yǎng)育階段。
火山噴發(fā)階段。大約在兩億年前,在內蒙古阿拉善左旗蘇宏圖一帶,因地球表面壓力減低,火山突然噴發(fā),熾熱的玄武巖漿伴隨著巨大的氣浪沖天而起,巖漿中的大量氣體十分活躍,在一些巖漿中形成大大小小、形態(tài)各異的氣泡。當火山停止噴發(fā),由于溫度降低,壓力減小,巖漿凝聚成堅固的巖石,氣泡則成了帶殼的空洞。
二氧化硅結晶階段。火山停止噴發(fā)后,火山內部深處熾熱的液體并沒有停止活動,巖漿中含二氧化硅的硅酸熱液向上延伸,順著巖石的裂縫向上充滿空洞。冷卻后,二氧化硅在空洞中沉淀結晶,生成了大小不等的珠狀、球狀或水滴狀瑪瑙顆粒,即葡萄瑪瑙。
高嶺土養(yǎng)育階段?;鹕酵V够顒雍螅瑤r漿礦液中的鈣、鋁、鈉等成分經過綜合反應形成白色的潮濕軟高嶺土,沉淀在瑪瑙體及珠子的周圍,嚴嚴實實把葡萄瑪瑙包裹起來,滋潤養(yǎng)育,等待后人開發(fā)。也有一些葡萄瑪瑙暴露在地表面,經長期日曬、風吹、雨淋、沙襲被侵蝕風化。(內蒙古自然博物館供稿)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lián)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