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水鄉(xiāng)的初夏,龍舟是當之無愧的主角。此時,是龍頭雕刻師張偉潮最忙碌的日子。臨近端午,也到了密集取貨的節(jié)點。
張偉潮的工作室坐落在廣州黃埔區(qū)下沙村一個頗有古意的祠堂里。上午10點,客戶就紛至沓來,連夜趕工的張偉潮幾乎整宿沒有合眼。“到端午前就30個,工作已經飽和了”,張偉潮這幾個月的龍頭訂單,早在春節(jié)前就已經排滿。
△“龍舟龍頭、龍尾制作技藝”傳承人張偉潮
來找張偉潮的客戶,以做新龍頭居多。訂單排隊,還都是卡點取貨,張偉潮練就了一手絕技:刀為筆,木為紙,筆起刀落,不帶半分猶豫?!澳镜袷亲鰷p法,錯了就是錯了,所以每一刀都要想好怎么做?!?/p>
廣府人祖祖輩輩在江岸邊生活,賽龍奪錦的盛景延續(xù)至今,已有千年。從每年農歷四月初八起的一個多月,都是嶺南人劃龍舟的時節(jié)?!拔以趲X南水鄉(xiāng)長大,龍舟就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在河涌里玩自己做的龍舟模型,是張偉潮印象最深的童年記憶。嶺南人不能不上龍舟,嶺南孩子的童年,也不能缺了龍舟。
△張偉潮工作室一角
“家鄉(xiāng)濃厚的龍舟氣息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我做龍舟只是因為喜歡?!睆垈コ睆男「谧瞿竟さ母赣H身后學雕工,5歲,他能雕出龍舟雛形;10歲,他做出了第一個自己滿意的龍舟模型;15歲,他有了讓人找上門來定做的名氣。那時候,張偉潮以為龍舟只是他一時的喜好。直到他在職業(yè)學校學完汽修、留校任教,一回家,停不住手的,還是龍頭制作。思來想去,他決定辭掉穩(wěn)定的工作,回家開始龍頭創(chuàng)作?!皼]有一個人支持我,只有我自己相信自己”,那時的張偉潮沒有想過未來,只知道他想做喜歡的事。
那兩年,張偉潮身邊做龍頭的老匠人們或退休,或轉行,是最愁無人接班的時候。在沒人支持的落寞下,張偉潮迎頭撞進了這個行當。那是2010年,很快到來的,是龍舟的流行。
△張偉潮已經習慣了深夜雕刻龍頭
張偉潮是幸運的,一入行就接到了一筆大訂單,一個半月,制作三個龍頭。在不眠不休的工期內,張偉潮不知道自己哪里來的勇氣,硬著頭皮完成了制作任務。老師傅們看到龍頭,懸著的心終于落了地,這門手藝終于有年輕人接手了?!熬褪堑谝还P訂單給了我信心,原來自己真的能做到?!睆垈コ保慌诙t。
張偉潮的訂單從此就沒斷過,即使已經是廣州黃埔區(qū)非遺項目“龍舟龍頭、龍尾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如今面對每一筆新訂單,張偉潮依然像走進考場。心底的忐忑,源于不甘,不甘重復父輩,也不甘重復自己。“每一代人都會有每一代的改良進步,傳統(tǒng)文化要跟著社會的腳步前進。”老式的龍頭模樣,有著平貼的眉毛,張偉潮將它做成立體雕刻,顯得更加威風凜凜;涂抹的變溫顏料,令龍頭出水的瞬間動人心魄。
△張偉潮身上的傷疤見證了每一個龍頭的誕生
張偉潮身上的傷也沒斷過。“天天跟刀打交道,有時候傷口剛縫了線,回到家一干活,刀口又開了”,手臂上、手背上遍布的傷疤,見證了每一個龍頭的誕生?!懊肯乱坏?,我都已經想好了后面的第二步、第三步”,龍頭雕刻極為考究,從選料、切割,到粗雕、精雕,再到打磨、拋光、裱漆,十幾道繁瑣工序,全靠師傅的眼光和手藝。機械化、流水線,做不出龍頭嗎?在數不清的日夜里,光影斑駁間,張偉潮拿著父輩傳下的一刀一錘,一下一下,慢慢開鑿,給出自己的答案。
不同的地域文化孕育出不同的龍舟,設計落筆之前,張偉潮會花大量時間去了解龍舟所屬村社的文化特色、龍頭樣式、使用習慣,以及個性要求。他的堅持無形中增加了龍頭的制作工期,他深知,唯有用上這些拙勁,躍然紙上的,才不會只是龍頭。
△亮相冬奧會開幕式倒計時影片的龍頭
2022年,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二十四節(jié)氣倒計時“芒種”片段,一只氣宇軒昂的龍頭沖出水面,昂首亮相,引來一片喝彩。那只龍頭正是出自張偉潮之手。他和他的龍頭也再一次迎來高光時刻。
也是在2022年,張偉潮開辦了“非遺”特色課堂,讓更多孩子有機會接觸、了解嶺南龍舟文化。無論多忙,他都會留出時間去學校教孩子們制作龍頭。在家里看到兒子拿起鑿子、小錘有模有樣地在木頭上鉆孔,他內心是歡喜的。嶺南孩子的童年,有太多快樂都是龍舟給的。
十五年間,張偉潮已記不清他雕刻或翻新了多少龍頭,同樣的刀銼雕鏤,卻是各不相同的勇猛威嚴,慈眉善目。形態(tài)各異的龍頭之上,承載的是一個村落的鄉(xiāng)愁,一支隊伍的雄心,一方百姓的豪情。最初一家三口扛起的小作坊,也迎來了越來越多的年輕學徒。
△張偉潮給龍頭上色
在張偉潮工作室的青磚墻上掛滿了劃龍舟所用的船槳。“來取龍頭的人大多會送一面錦旗,我說不要錦旗,可以把你們不用的槳送給我?!边@些年張偉潮陸續(xù)收到了300多支船槳,在他看來,每一把槳都蘊含著自己隊伍、村落的故事,每一把都是獨一無二的,他要把船槳當作錦旗一樣高高地掛在墻上。
△張偉潮工作室墻上的船槳
張偉潮工作室門口的牌匾上面寫道:舟艇舫船艄艏艉?!拔仪『迷谶@個年代做了這樣一個選擇,只不過是沖著自己的愛好向往過去。”在他看來,一葉小舟可生萬物,萬事再繁復總會返璞歸真。眼前人來人往,日子匆匆又漫長,時間仿佛在張偉潮手中靜止,在這間青磚祠堂里,唯有龍頭跨越千年熠熠生輝。
監(jiān)制丨高巖
策劃丨沈靜文 章成霞 馮會玲
記者丨王遠 王思元
視頻導演丨周欣平
視頻拍攝丨陳偉奎
視頻剪輯丨李璐
新媒體編輯丨章宗鵬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