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講述】
“住危房、睡土炕,墻角底下曬太陽”,這是過去農村留守老人生活的真實寫照。近年來,縣里探索實施互助幸福院模式。2019年,在省市縣各級資金的支持下,土城子鎮(zhèn)互助幸福院正式建立,目前已經發(fā)展成為全縣規(guī)模最大的一所。
我們這座互助幸福院有304戶(間),每戶(間)30多平方米,配有廚房和獨立衛(wèi)生間,冬季24小時集中供暖,還配有電熱炕,設施齊全,溫暖又方便,目前全部住滿了。全鎮(zhèn)各村60周歲以上的老人都可以申請入住,目前年紀最大的住戶已經96歲了。住宿是免費的,水電費按照農村民水民電的價格收取。每戶(間)一個冬季的取暖費開銷在1000元左右,政府對五保戶、低保戶還會進行一定補貼。
按照集中居住、分戶生活、自我保障、互助服務的管理原則,我們以每排房屋十幾戶老人作為一個小組,每組選出一名老人作為小組長。
原先的一家一戶養(yǎng)老模式,最棘手的問題就是老人在突發(fā)狀況下得不到及時救治。在這里,小組長和其他住戶會第一時間發(fā)現,我們也會第一時間把老人送往醫(yī)院,并通知家屬。
在我們院里,像我這樣的專職工作人員只有4名。面對院里一些尚有勞動能力的老人,我們還設置了管理員、保潔員等30多個公益性崗位,每人每月發(fā)放幾百元補貼。
這幾年,院里還陸續(xù)新建了小超市、惠民食堂、自助取款機、理發(fā)室和活動室等,基本滿足了住戶的生活所需。每排房屋前還有一塊小菜地,老人們可以去拾掇小菜園,既打發(fā)了時間,還有了新鮮的蔬菜瓜果。今年,我們準備新建一所公共浴室,并把原有的設施再完善一下。
互助是方式,幸福是目的。我在互助幸福院工作這幾年,有時候也會感覺累,但是每當看到老人們在這里安安穩(wěn)穩(wěn)、開開心心地生活,我就很欣慰。今后,我們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把互助養(yǎng)老做得更好。
(項目團隊:本報記者 方曲韻、尚杰、趙明昊、王建宏、張銳、陳元秋、耿建擴、唐一歌、吳春燕 本報通訊員 李夢、金永成、任盈盈、戴思雨)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