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上海網友稱,線上購票108元一張的電影票,到影院取票機取出來票面僅顯示為55元。這讓他不禁疑惑,中間消失的53元去哪兒了?
為了求證這一說法,記者來到了網友爆料的這家電影院,并提前通過三種渠道在線上購入了同天、同電影院、同場次、同排位置的三張電影票,分別花費了56元、58元、49元。
我們注意到,三張電影票票面明細均標注了票價、服務費和影廳服務費。其中,通過正常渠道購買的兩張電影票票面總價與線上實付的價格沒有出現網友所爆料的情況,只是服務費一項因平臺不同而存在差異。而非正常渠道購買的電影票,票面價格的確是便宜了不少,服務費僅有3元,影廳服務費更是為0元。
當我們在網上以“電影票面價格”“實際票價”“電影票價不一樣”等關鍵詞組進行檢索后,發(fā)現也有不少網友明確曬出了在正規(guī)第三方平臺購買的電影票,實付價格記錄的確和取票的票面價格存在差異。
我們采集了72位網友的爆料信息,統(tǒng)計后發(fā)現平均價差為26.19元,最小價差為2.9元,最大價差則達到了66元。其中,大部分網友遇到的價差是在10到20元以內,占比27.78%,涉及的購票平臺則包括貓眼、淘票票、天下票倉、京東以及影院公眾號等。
于是,我們撥打了這些平臺的客服電話。
根據平臺客服的說法,或許是因為線下取票機的不同導致了無法顯示出本應存在的服務費。但早在2015年7月,由中國電影發(fā)行放映協(xié)會發(fā)布的《電影票務營銷銷售規(guī)范》就已規(guī)定,電商所售出的電影票,應在票面上分別明示電影票和服務費的價格。4D影廳、VIP影廳的票價、服務費需經發(fā)行方與放映方通過合同確定,合理定價,并向觀眾明示。其他服務費、小賣等費用需單獨出據票證。
看同一場電影,“服務費”沒有統(tǒng)一標準,各家收費不一,甚至有的還沒有出現在票面上。那么電影票的定價權究竟掌握在誰手中?業(yè)內人士告訴記者,真正計入票房的票價,以電影票上二維碼掃出來的價格信息為準。而之所以神秘的服務費如此飄忽不定、遮遮掩掩,可能與票房分賬有關。
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教授劉海波表示:“服務費不計入(票房),一般來說,我們這個票房里邊,5%是屬于國家的電影發(fā)展基金。那么這5%之后,其實主要是四方來分賬,一方是屬于制片方,一方是影院,還有兩方我們叫院線和發(fā)行。這個電影行業(yè)內部的主要矛盾在于分賬比例,每一張票出去是經影院的手出去的。那么影院就希望可以通過提高服務費的方式,或者其他費用的方式,然后把有一些費用并不放到分賬比例里去,一般來說有三五塊的區(qū)間,我們叫平臺收取的服務費,或者有些影院收取的服務費,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超過20塊錢30塊錢,毫無疑問,這個錢沒有進入分賬的系統(tǒng)里去?!?/p>
在這里,我們也提醒觀眾,當您對手中的電影票票價存有質疑,可在微信小程序上通過由官方認證的“電影票驗證”,對電影票上的二維碼進行掃描,如驗票結果與票面上信息不一致,可進行投訴舉報。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lián)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