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滿足廣大讀者的閱覽需求,國家圖書館將恢復總館北區(qū)中文圖書區(qū)晚館服務,同時上線10萬冊中文電子圖書,開通在線辦證服務、優(yōu)化升級無線網絡,進一步推動全民閱讀、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
為提高讀者使用移動端電子書閱讀的滿意度,國家圖書館最新引入電子書資源10萬冊,其中近五年出版圖書占比近40%,包含文學、歷史、自然科學等優(yōu)秀圖書以及部分優(yōu)質網文。廣大讀者可通過國家圖書館官方網站等多種渠道,免費在線閱讀電子圖書全文。
據了解,自9月9日起,國家圖書館將延長開放時間,開啟“夜讀”模式,服務時間調整為夏季(3月1日—10月31日):周二至周日9:00—21:00;冬季(11月1日—2月28日):周二至周日9:00—20:00(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開放時間另行通知)。社會公眾還可通過國家數字圖書館App實現線上辦理國家圖書館電子讀者卡,使用豐富的數字資源和線上服務功能。
另悉,“中華古籍資源庫”古籍數字資源暨“民族文字古籍特藏”專題庫發(fā)布座談會,9月8日在國家圖書館召開。會上,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組織聯合發(fā)布了第八次古籍數字資源,包括國家圖書館館藏“民族文字古籍特藏”“各地民族文字古籍特藏”“珍秘公天下”3個新建專題庫。
此次“中華古籍資源庫”新增發(fā)布古籍資源1672部(件),包括國家圖書館藏傳記類、文字訓詁類、蒙學類漢文古籍748部,16個文種的少數民族文字古籍60部;天津圖書館藏明清刻本808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少數民族古籍保護研究中心藏壯族、毛南族、仫佬族等3個文種的少數民族文字古籍38部;四位藏書家捐贈私藏古籍影像18部1.7萬余葉,包含清代抄本、稿本、刻本、活字本等,為各領域專家學者和歷史文化愛好者提供了更加豐富的文獻資料。
截至目前,全國各古籍收藏單位、個人累計發(fā)布古籍及特藏文獻影像資源達到13萬余部(件),其中國家圖書館建設的“中華古籍資源庫”發(fā)布古籍影像資源超10.3萬部(件)。(記者 陳雪)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