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國家文物局發(fā)布了南海兩處古沉船遺址水下調查的最新進展。據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介紹,截至2023年6月6日,在一號沉船提取文物70余件,二號沉船提取文物20余件,包括碗、盤,以及造型十分精美,色彩艷麗的琺華器。潛器回收后,立即對出水文物進行了清洗、浸泡、脫鹽及取樣等現(xiàn)場保護。這一系列重大發(fā)現(xiàn),為中國陶瓷史、海外貿易史、海上絲綢之路研究等,提供了十分珍貴的實物證據,具有突破性貢獻。
這兩處明代古沉船遺址是不久前深??脊抨牬畛恕疤剿饕惶枴笨瓶即?,利用“深海勇士”號,在我國南海西北陸坡約1500米深度海域發(fā)現(xiàn)的,初步判斷應屬明代弘治年間與正德年間,也就是公元1500年前后,暫時命名為一號沉船和二號沉船,推測文物數(shù)量超十萬件。
隨著考古工作的推進,沉睡在深海里的古沉船,如同歷史遺落的珍珠,也即將揭開神秘的光芒。
深海寂靜無言 沉船的年代如何判定?
這兩艘古沉船的年代到底是如何判定的?數(shù)百年前,它們是從哪里來,又要到哪里去?超十萬件文物都有啥?它們到底藏著怎樣的故事?
目前,聯(lián)合考古隊搭乘“深海勇士”號,進行了第一次水下考古調查,目標就是明確兩艘沉船文物分布范圍,提取有代表性的文物標本。第二、第三階段將分別在今年8月和明年3月進行。
從目前提供的資料來看,大量船貨為景德鎮(zhèn)瓷器,通過這些瓷器可以傳遞給我們哪些信息?沉沒數(shù)百年,深海寂靜無言,沉船的年代又是如何判定的呢?我們來聽一聽專家的解讀。
北京大學教授秦大樹表示,景德鎮(zhèn)瓷器分期是很成熟的,因為一個考古遺跡以最晚的器物來斷代,所以這里面有明代弘治的東西,但是這條船沉的時候應該是明代正德的時候。也許未來充分打撈以后還需要進一步論證,目前看應該是弘治正德的時候。這個時期是中國瓷器外銷一個小高峰時期。
沉沒深海超500年 貨物為何能保存完好?
兩艘明代沉船,深度1500米,船貨超過十萬件,其中散落瓷器不乏珍品,我們不禁要問,這兩艘船只沉沒海底超五百年,貨物為何能保存得如此完好?再來聽聽專家的解讀。
秦大樹告訴記者,這條船那么清晰地擺在海床上,而且瓷器的質量又這么高,非常非常難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發(fā)現(xiàn)。這里邊有幾個條件:第一,發(fā)現(xiàn)一條沉船都被淤在下邊,一般很難看到它的全貌,而南海地區(qū)是硬底,所以不管它有多深,潛下去以后看到這一大堆瓷器都在表面上放著,它下面是硬底,它不會被淤住。不管這個船怎么沉下去,這些東西都沒有被淤下去,確實能夠比較全面展現(xiàn)沉船的面貌。
也就是說,在五百多年前的明代,這兩艘滿載貨物的船原本在進行一次充滿希望的遠行,卻在這一海域意外沉沒,畫上了航行的終章。
目前,專家已基本斷定一號沉船是從中國東南沿海出發(fā),滿載著豐富的貨物,一路向南,去往東南亞的某個中間港。而二號沉船則恰恰相反,它的載貨十分單一,以經過簡單加工的原木為主,采買好的這一船貨物,目的地很有可能是中國的廣州,而之所以有這樣的判定,還與另一艘著名的元代沉船有關。秦大樹說,這就是韓國發(fā)現(xiàn)的新安沉船,新安沉船出土了2萬多件中國瓷器,非常高質量。這條沉船還出水了1000多根紫檀木。
有人據此認為這條沉船從中南半島開到元代的慶元港,就是今天的寧波,然后再往日本航行的時候遇到風暴偏航沉在了朝鮮半島。這說明慶元(寧波)當時是一個最重要的中間港,就是貿易集散地。中間港是在不斷變化,元代的中間港應該是慶元,今天的寧波。到明中期中間港就變成了廣州。
發(fā)現(xiàn)貼金琺華瓷 對研究瓷器發(fā)展有何意義?
專家介紹,一號沉船搭載的船貨,以大量景德鎮(zhèn)瓷器為主,日用的碗盤以及大大小小的罐子,多是用來裝有機物,有可能是醬菜、茶葉等等。另外還有一些器物則十分精美,比如極具觀賞價值的琺華器?,m華是陶瓷裝飾技法,又名“粉花”,始于元而盛于明。以黃、綠、紫三色居多,另還有藍、白等色,色彩艷麗,線條生動,形象簡練,具有獨特的山西地區(qū)風格和特殊的裝飾效果。
如果說沉船遺址相當于一個時間膠囊,它把某一個時代的信息片段完整地保存下來,那么它反映出來的不單單是船載貨物,還有社會、政治、生活百態(tài),以及航路地理等綜合信息,這一點在二號沉船上也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二號沉船搭載著整船的原木,原本要前往的中間港到底是什么?這對我們復原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繁忙景象又有什么幫助呢?
專家介紹,各地產的瓷器要運到中間港,例如:寧波或者廣州,這里面有龍泉窯的瓷器,還有通過大運河運來北方的磁州窯的瓷器,東南亞的紫檀木也放在這兒,在這個港上就可以買到各地產品,一站購齊,直接裝船就可以出發(fā)了。滿載一船原木的二號沉船,就相當于單純采購原木的“海上快遞”,而中間港就相當于一個大型超市。
秦大樹表示,這些木頭不一定全在中國使用,有可能裝上船往琉球、東南亞甚至往東南亞其它地方,甚至往更遠的中東地區(qū)運。所以這條船很單一,說明中間港貿易的模式也挺重要。當然需要進一步再做一些分析。
發(fā)現(xiàn)沉船背后
是科技與考古的緊密攜手
11日清晨,隨著“探索一號”科考船抵達三亞,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第一階段考古調查工作宣告順利結束。
歷時20余天,21個潛次工作,一次沒有先例可循的考古調查。神秘的古代沉船,歷經500多年等待后,與深海考古隊相約在萬頃碧波之下。
開啟深海考古新篇章
2023年5月20日,南海西北陸坡約1500米深度海域。搭乘“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中國文物工作者將水下永久測繪基點布放在海底。這標志著本次調查工作正式啟動,我國深??脊诺男缕掠纱碎_啟。
這是中國考古史上的重要時刻——2022年10月23日上午,“深海勇士”號正在執(zhí)行第500潛次任務。母船駕駛室里,水聲通信系統(tǒng)忽然傳來潛航員發(fā)自海底的驚呼:“發(fā)現(xiàn)大片陶罐!”“數(shù)以萬計!”
近7個月后,國家文物局、海南省人民政府等發(fā)布消息:我國南海發(fā)現(xiàn)兩處明代沉船,分別被定名為南海西北陸坡一號沉船和南海西北陸坡二號沉船,保存相對完好,時代比較明確。其中,一號沉船文物以陶瓷器為主,散落范圍達上萬平方米,推測數(shù)量超過十萬件;二號沉船則發(fā)現(xiàn)大量原木。
國家文物局考古司司長閆亞林說:“這一重大發(fā)現(xiàn)實證了中國先民開發(fā)、利用、往來南海的歷史事實,對中國海洋史、陶瓷史、海外貿易史、海上絲綢之路研究等都具有突破性的貢獻?!?/p>
經國家文物局批準,由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3家單位聯(lián)合組成深海考古隊,分3階段進行考古調查工作。被布放在一號沉船核心堆積區(qū)西南角的水下永久測繪基點,成為考古記錄發(fā)掘的基準。
這項調查令人神往——乘坐著載人潛水器,下至常規(guī)潛水無法達到的深度調查、記錄、研究遺址,提取文物和樣品,親眼目睹如山般堆積的陶瓷器……深海沉船,為考古工作者提供了極為難得的機會。
這項調查背后是規(guī)范與細致——出水文物在哪里清洗、如何運送、誰負責保管,下潛作業(yè)時攜帶哪種型號的相機進行記錄較為合適,是否有足夠的硬盤進行資料存儲與備份,隊員們工作日記的格式,甚至出水文物和樣品采取什么方式進行編號……每一個細節(jié),大家都要認真討論、最終確定。
科技與考古緊密攜手
甲板上,潛水器準備、A架測試、小艇布放、掛纜解纜……“深海勇士”號準備出發(fā),各部門工作環(huán)環(huán)相扣,如同經過精密設計的齒輪緊緊咬合。參加本階段調查的深海考古隊成員約30人,分別來自考古、文物保護、地球物理探測、海洋地質、海洋生物、機械電子等領域,大家分為6個組完成調查任務。6個組的隊員們協(xié)同作業(yè),正是科技與考古攜手并肩的生動寫照。
挑戰(zhàn)重重。在深達1500米的海底,任何一件看似簡單的工作都會變得無比艱難。比如,文物散落范圍達上萬平方米的一號沉船,在哪個位置提取文物最好?如果在文物散落區(qū)提取,則會丟失一些能研究沉船沉沒過程的歷史信息。
如果在文物核心堆積區(qū)提取,“深海勇士”號只能懸停在文物堆積處之上,太遠機械手夠不著,太近又可能影響文物安全,提取過程萬一引起文物堆積的破壞,后果不堪設想。沒有現(xiàn)成的答案,只有不停地測試、小心地摸索。
6月2日,“深海勇士”號在二號沉船遺址成功提取兩根原木;6月4日,借助新型柔性機械手,“深海勇士”號在一號沉船遺址成功提取青花八仙紋罐、青花麒麟紋盤、白釉蓋缽、青釉蓋罐等一批文物;6月8日,經過前期多次努力,長基線信標全部布放入水并在夜間完成標定,準備啟用 ……
夜幕降臨,結束了一天任務的隊員們仰頭望去,漫天繁星閃耀蒼穹。 曾幾何時,先民們在同一片星光下?lián)P帆遠航,書寫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篇章。那些跨越山海的壯舉,早已深深鐫刻進中華民族的歷史記憶。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lián)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