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2023中國品牌論壇在北京舉行。本次論壇以“推動品牌建設 助力中國式現(xiàn)代化”為主題,搭建對話交流平臺,充分展示中國品牌在推動高質量發(fā)展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的重要成就,為推進中國式現(xiàn)代化凝聚品牌力量。在論壇現(xiàn)場,青海春天藥用資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雪峰接受了人民日報記者的采訪。
記者:您在今天的分享發(fā)言中提到人本關懷,提到基于對消費者的“愛”去做產品,您覺得這個“愛”的本質是什么?
張雪峰:本質就是關注消費者需求,從關愛消費者的角度出發(fā)來創(chuàng)造產品價值。具體到聽花酒的產品上,可以概括為釀造更“好喝的美酒”,提升飲用價值,滿足消費者需求。一方面,白酒是風味嗜好性飲品,所以口感是第一位的。我們通過創(chuàng)新的“定向成分編輯”工藝,對老酒進行再釀造,大幅提升酒體的有益風味成分,實現(xiàn)白酒風味口感的升級。聽花酒提出“雙激活健康釀酒理論”并指導酒的釀造,追求讓酒實現(xiàn)“雙激活”(激活交感神經的同時,激活副交感神經),給飲者帶來全新的春天般的飲用價值體驗。
記者:從您的介紹中,感受到聽花酒與傳統(tǒng)白酒有很大的不同,聽花是如何實現(xiàn)這些創(chuàng)新的?
張雪峰:聽花酒的創(chuàng)新價值得益于創(chuàng)新工藝體系,即通過“定向成分編輯”工藝,對老酒進行再釀造,這是一套多學科知識與技術的系統(tǒng)性運用。首先,我們先回顧下傳統(tǒng)的生產工藝,大致包括了原料篩選和處理、蒸煮、發(fā)酵、蒸餾、勾調、儲存這幾個主要過程。我們創(chuàng)建的 “定向成分編輯”工藝體系,是以傳統(tǒng)工藝生產出來的老酒為主要原料,再至少經過109道工序,其中至少35次濃縮,對老酒進行再釀造,也就是對酒體進行編輯改造。包括用我們篩選的定向菌特制香曲,對老酒進行二次發(fā)酵,在這一過程中,讓酒體產生更加豐富的風味。這里,我要著重強調,超濾納濾、精餾濃縮等技術的運用,能基于酒體中物質分子大小、沸點高低等特性,對酒體進行定向切分與重組:既能精準減少雜醇油、醛類等影響口感體感的有害成分,又能定向富集能提升口感與體感、促進酒精代謝清除、能激活副交感神經的有益成分,實現(xiàn)酒體風味口感的升級和飲用價值的創(chuàng)新。
記者:我們注意到聽花發(fā)布了《聽花酒體與品質特征內控指標及檢驗方法》,可以介紹一下這個指標嗎?有什么內涵和意義?
張雪峰:為了保障能夠持續(xù)給聽花酒的消費者帶來核心價值和美好的產品體驗,我們制定并發(fā)布了《聽花酒體與品質特征內控指標及檢驗方法》。從酒的香氣與味道、口感、綜合風味、體感和飲用價值創(chuàng)新五個維度,對產品進行內控和檢驗。我們在基于傳統(tǒng)醬酒的國家標準進行產品生產與質量管理的同時,根據消費者能夠快速體驗和認知的實際感受,從消費者體驗角度,制定了這套內控指標。其中前三個指標都是指向風味口感的。比如第一個指標是酒的“香氣與味道”。聽花酒比再釀造前的醬香型老酒,增加了29種細分香氣,對41種細分風味進行了優(yōu)化提升,鮮味提升到3級以上。在第二個內控指標“口感”上,增加了生津、隱含涼感、穿透力3個口感維度。第三個內控指標是“綜合風味”,經定向成分編輯系列工藝再釀造后的酒體,極其豐富飽滿、醇厚濃郁??梢钥吹剑@些指標的名稱和描述,也都是消費者飲酒時對感受的真實描述。這也是一種突破創(chuàng)新和升級,意義重大。
記者:我們看到聽花酒請了三位諾貝爾獎得主擔任首席科學家,對此您是怎么考量的?
張雪峰:我們邀請了三位諾獎得主出任聽花首席科學家,分別是研究“一氧化氮”的199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獲得者斐里德·穆拉德,研究代謝修復的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阿夫拉姆·赫什科,以及“計算酶學之父”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亞利耶·瓦謝爾。
他們都是生命科學領域的巨擘,會帶領聽花酒團隊深入研究白酒成分對人體感知的影響,進而優(yōu)化以“雙激活”釀酒理論為指導的工藝體系,強化聽花酒在追求風味口感升級進程中的成果。
諾貝爾獎得主此前并沒有研究過白酒,但是他們懂酒精帶來的影響,更懂人體的運作機制。聽花將在釀酒科學、生命科學、神經醫(yī)學、生物科學、計算酶學等領域,聯(lián)合全球智慧和優(yōu)秀人才,去系統(tǒng)地完善基礎理論和優(yōu)化工藝技術,從而更好地優(yōu)化酒與人的相互關系。
(采訪組:人民日報記者 葛孟超、劉詩瑤,人民網記者 許崢)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lián)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