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晚間,隆基股份發(fā)布公告稱,為更好的體現公司戰(zhàn)略布局和主營業(yè)務定位,進一步強化品牌形象和公司價值,公司的證券簡稱自2022年5月16日起,由“隆基股份”變更為“隆基綠能”,公司證券代碼“601012”保持不變。
關于變更證券簡稱的理由,公司表示,公司致力于推動低碳化能源變革,長期專注于為全球客戶提供高效單晶太陽能發(fā)電解決方案,目前主要從事單晶硅棒、硅片、電池和組件的研發(fā)、生產和銷售,為光伏集中式地面電站和分布式屋頂開發(fā)提供產品和系統(tǒng)解決方案,并自2021年起積極布局和培育光伏制氫業(yè)務。
隆基股份此次更名引起網友熱議,有人表示“為什么不改名隆基紅能或者隆基能紅”,有人直呼“可算找到跌的原因了”,還有人則猜測“改名綠能,可能是氫技術有進展了?”
生產成本持續(xù)上漲
隆基股份近日披露的2021年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收809.32億元,同比增長48.27%;實現凈利潤90.86億元,同比增長6.24%。如若按單季度來看,隆基股份2021年四季度凈利潤出現了較大幅度下滑,同比下滑30.33%。
報告期內,隆基股份組件銷量、市場占有率、品牌影響力均位列全球首位,在銷售區(qū)域上,在亞太、歐洲、中東非等國家和區(qū)域的市占率已實現領跑,公司組件銷量已實現從2020年的全球總量領先到2021年在全球主要細分市場的全面領先,市場頭部地位進一步夯實。
然而,隆基股份此次業(yè)績卻低于市場普遍預期。
分析認為,報告期內,公司經營面臨原材料短缺和物流不暢且價格暴漲、美國WRO(海關依據暫扣令)事件及海外疫情管控等多重挑戰(zhàn)。特別是伴隨著上游硅料價格的不斷上漲,生產成本成為擠壓隆基股份盈利空間的主要問題。財報顯示,截至2021年年底,公司營業(yè)成本645.9億元,同比增長56.98%,其中,原材料成本占比最高且同比漲幅最大,達496.25億元,同比增長76.83%。
根據中國光伏協會披露的數據,2021年硅料最高漲幅達224%,年末硅料價格回落至23萬元/噸,與年初相比漲幅為177%。今年1月,硅料價格一度下探,但此后很快恢復上漲。2022年4月27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協會硅業(yè)分會公布最新硅料價格,成交均價連續(xù)15周上漲。最近一周,硅料價格走平。
另外,根據隆基股份披露的2022年一季報,報告期公司實現營收186億元,凈利潤26.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7.29%和6.46%,今年一季度凈利潤增速遠遠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兩大領域謀求業(yè)務轉型
在2021年年報中,隆基股份用了較大篇幅提及BIPV、氫能等新業(yè)務,這也是隆基股份謀求轉型的兩大主要業(yè)務領域。
為不斷拓展光伏下游的應用場景,公司積極培育和推動BIPV和氫能等新業(yè)務發(fā)展。報告期內,公司制定BIPV產品開發(fā)及方案標準化,并建立起配套產能。2021年3月,公司通過協議受讓股權的方式參股森特股份24.28%股權,成為其第二大股東。2022年3月,公司全資子公司隆基綠建與森特股份簽訂股權轉讓協議,公司將下屬子公司隆基工程100%股權出售給森特股份。本次股權轉讓后,公司與森特股份在金屬圍護領域新承接的建筑光伏一體化項目,將由森特股份承接、實施和交付,公司將專注于BIPV產品的研發(fā)、生產和銷售,彼此互為該領域的唯一合作伙伴。
此外,報告期內,公司成立了西安隆基氫能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成為全球領先的大型綠氫裝備與方案提供商,為全球綠色低碳轉型提供綠氫解決方案。氫能業(yè)務團隊完成搭建,業(yè)務規(guī)劃定位基本清晰,實現首臺1000Nm3/h堿性水電解槽成功下線,截至2021年末,公司已初步具備了訂單獲取能力和500MW生產交付能力,市場拓展與品牌營銷工作正在穩(wěn)步推進。
“超級牛散”連續(xù)加倉,機構持續(xù)看好
二級市場上,隆基股份的股價在去年11月觸及103.3元/股的歷史新高后便一路震蕩下行,一度跌至56.20元/股的階段低點,期間股價回撤幅度高達46%,不過隨后股價小幅反彈向上。截至5月10日收盤,公司股價跌1.31%,報68.42元/股,總市值3704億。
流通股東方面,隆基股份2022年一季報顯示,“超級牛散”、福建前首富陳發(fā)樹新進95萬股,所持股份占流通股本的2.27%。這是他在繼去年四季度新進約21萬股后的再次加倉動作。
值得一提的是,機構普遍看好隆基股份未來發(fā)展,紛紛給予“買入”、“推薦”評級。信達證券認為,隆基股份光伏龍頭地位穩(wěn)固,新型電池技術有望突破界限。預計公司2022-2024年營收分別是1248.64、1337.63、1611.15億元,同比增長54.3%、7.1%、20.4%;歸母凈利潤分別是136.47、171.12、216.23億元,同比增長50.2%、25.4%和26.4%。當前股價對應2022-2024年PE分別為26.96、21.50、17.01倍,維持“買入”評級。
開源證券表示,短期盈利承壓不改隆基股份龍頭本色,新技術奠定長期成長,預計公司2022-2024年歸母凈利潤有望達到137.28(-9.75)/172.17(-16.38)/213.01億元,EPS分別為2.54/3.18/3.94元/股,當前股價對應市盈率分別為26.8/21.4/17.3倍,維持“買入”評級。
平安證券指出,光伏行業(yè)景氣向上,公司在單晶硅片、電池、組件等環(huán)節(jié)具有核心競爭力,有望持續(xù)引領行業(yè)發(fā)展,維持公司“推薦”評級。
東吳證券基于硅料價格持續(xù)超市場預期,下調2022/23年盈利預測,給予2022年35xPE,目標價87.5元,維持“買入”評級。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