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柯瀟與學生們在一起
從國門一線的緝毒先鋒到三尺講臺的育人園丁,內蒙古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輪訓大隊扁柯瀟用20年光陰,在邊關大地書寫了從“橄欖綠”到“藏青藍”的雙重使命。
扁柯瀟以實戰(zhàn)為硯、理論為墨,將8000里邊防線化作育人的生動課堂。
2007年,扁柯瀟踏入警營,曾經駐守云南口岸的鮮活經驗,后來化作教學中的 “通關密碼”,讓抽象的理論在課堂上綻放實戰(zhàn)火花。
在她轉型成為政工教官后,以“大思政課”重構邊境教育生態(tài)。為將戍邊精神具象化,她穿越草原戈壁調研,把界碑下的堅守、口岸前的較量轉化為200余個教學案例。
扁柯瀟在教學中
扁柯瀟主持參與公安部、省級科研項目4項,發(fā)表核心期刊論文4篇,主導創(chuàng)新研發(fā)的《國家安全觀視角下開源情報在移民管理工作中的應用》,入選國家移民管理局精品課程庫精品課程,納入國家局教官庫。
在志愿教育的講臺上,扁柯瀟向學生展開中國移民管理標志:“藍色盾牌象征責任,長城紋樣代表使命?!?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中學的學生透過邊境實景影像《無奮斗不青春》,看見零下40℃踏雪巡邊的警隊,觸摸到被風沙磨蝕的界碑。在她推動下,30余場 “國門開放日” 讓1000余名駐地青少年讀懂“移民藍”背后的家國情懷。
扁柯瀟說:“教育是點燃心火的事業(yè)?!?這簇從國門燃起的巾幗星火,正以知識為炬,照亮更多戍邊人的前行之路。(侯曉東)
北疆新聞 | 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媒體平臺,內蒙古出版集團?內蒙古新華報業(yè)中心主管主辦的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平臺。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