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沙和尚的擔子里挑的是什么?”“擔子裝著師徒四人的行囊,比如八戒從高老莊帶的衣裳……還有取經路上的酸甜苦辣!”
在河北平山縣北冶中學商務印書館鄉(xiāng)村閱讀中心,孩子們踴躍提問,我戴上孫悟空的面具,賣起了關子。
作為中央和國家機關青年支教幫扶隊的一員,我來到北冶鄉(xiāng)。課堂上,我常扮成各種角色,將經典名著化作鮮活故事,引導大山里的孩子愛上閱讀和寫作。
初來乍到時,師生之間難免面生。我想與孩子盡快熟悉起來,于是利用課余時間帶著他們一塊兒在操場試飛無人機。后來,有學生在作文里寫道:“原來山外的世界,可以這樣近在眼前?!?/p>
而在燈下批改周記,里面也常常埋藏著驚喜:有的寫道“老師帶來的無人機像是一雙可以翻越大山的眼睛,托起它的感覺,就像讓夢想在手掌上起飛一樣”;有的則把戶外活動的山色記在心里,將秋日山林比作“火紅披肩綴著綠墨,翠色穿林過溪流入云際”……字字句句,有聲有色,皆是童真與活力的迸發(fā)。
最打動人的,是一沓“樹葉信”。
一天自習課后,六年級學生緱文呈追出教室,塞給我一摞五彩樹葉,走廊燈光下辨讀:“感謝您教給我們知識”“我很喜歡您的教學方式,您用生動的語言將我的思緒帶到其中”“想在下雪時跟您打一場雪仗、一起堆雪人”……一片片樹葉上的稚嫩字跡,寫滿了孩子們純真的情感和對未來的憧憬(見圖,宋飛攝)。
廣袤田野,無論是四季更迭的美麗景色,還是生機勃勃的勞作身影,處處都是寫作的素材。上閱讀寫作課時,我總在琢磨:如何讓這山水化作孩子們筆尖流淌的文字呢?
課堂上,我以人民教育家于漪的《往事依依》舉例:“好文章是感情的自然流露,而非搔首弄姿、惺惺作態(tài)、凌空蹈虛?!庇纸枳骷覄⒘脸痰脑拞l(fā)學生:“文字到達一根木頭時,木頭有靈。到達一片樹葉時,樹葉有靈。文字所到之處,世界靈光閃閃?!遍喿x是喚醒孩子們的寫作悟性最有效的方式。第二周的周記中,果然就有了這樣的句子:“晨霧裹著炊煙,把山村泡成一杯熱茶,太陽一抿,就化了”……
夜深了,學校宿舍樓的燈光漸次熄滅。路過閱讀中心,門上的對聯(lián)又吸引了我的目光:“數(shù)百年舊家無非積德,第一件好事還是讀書?!编l(xiāng)村教師就像是點燈人,一盞盞燈亮在希望的田野上,照亮的不只是課本,更是孩子們眼里永不熄滅的光。
(作者為本報地方部記者)
《 人民日報 》( 2025年02月24日 15 版)
北疆新聞 | 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媒體平臺,內蒙古出版集團?內蒙古新華報業(yè)中心主管主辦的國家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平臺。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lián)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