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采寫指令稿往往時間倉促,材料難免雜和粗,如何從現(xiàn)象中找本質、從零碎中找整體、從局部中找全局、從陳舊往事中尋找時代特征?言為心聲。不妨用“沙里澄金”的辦法,把人物閃耀思想光輝的語言挖掘整理出來,讓其變成一條條清晰而富個性和時代特色的“思想串”,將一件件小事拼接、整合、串起。
畢世祥一生工作了32年,換了多個崗位,經(jīng)歷了許多事情,而大部隊采訪,30多個記者同行,“出口”擁堵不說,時間也十分倉促,難免有些“蜻蜓點水”,得來的材料一是雜,二是粗。初看一遍,感覺有點茫然。
咋辦?棋走兩步。
首先整理采訪記錄。由表及里,從現(xiàn)象中找本質;從零碎中找整體,從局部中找全局;從陳舊往事中尋找時代特征。思想的火花終于漸次在頭腦中閃爍。如:“干部打頭陣,就要有犧牲得起的勇氣”“干部有擔當,就要有鐵腳板底下出思路的堅持”“干部干事情,就要有不落罵名的敬畏”“群眾就是爹和娘,別把自己當‘官’當”等等。這些思想都散見和深藏在對畢世祥事跡的采訪記錄中,用“沙里澄金”的辦法,把他們挖掘和整理出來,讓其變成一條條清晰而富有個性和時代特色的“思想串”。
第二步,用思想的“錢串子”,將一件件小事進行拼接、整合。從零碎的“事”中去尋找事物之間發(fā)生必然聯(lián)系的“故”,讓“事”有“故”,而不是“有事無故”。以“故”為脈絡,將若干小事、碎片拼綴和串聯(lián)成一個個完整的故事,使得那些薄物細故的小事,有連貫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拼綴人物故事的過程,是將采訪記錄進行剪切、粘貼、插入、替換、鏈接、刪除,最后定位、儲存的過程。這有點像一個孩童,小心翼翼、很有耐性地終于把一大堆碎片拼接成一個有型的拼圖,把散亂的碎片拼合成七巧板,拼完之后,很有一種快樂和滿足感。
拼綴好了之后,開始撰寫,撰寫的過程就是講故事的過程。寫畢世祥,首先就是給自己講故事,不再是材料的羅列與堆砌。
在用思想的“錢串子”穿故事的同時,還要注重恰當?shù)募毠?jié)描寫。細節(jié),是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現(xiàn)對象富有特色的細枝末節(jié)。小說創(chuàng)作中有句行話:“編故事容易,找零件難?!边@個零件就是細節(jié)。沒有細節(jié)就沒有藝術。沒有好細節(jié),故事再好,思想再好,也難以使人物動起來、活起來;沒有細節(jié),人物就會像一副走動的骨骼。
附:
他有一副雪山鐵骨
——追記四川甘孜州委常委、宣傳部長畢世祥
劉裕國
山高路險,擋不住他沖鋒的腳步,任甘孜州政府副州長時,一年11次進入災區(qū)現(xiàn)場;雪山草原,人們稱他為“馬背上的局長”,任旅游局長6年,走遍甘孜州上百個景點;他說,要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事,為弘揚藏文化奔走呼喊。他就是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委常委、宣傳部長畢世祥。2013年12月16日早7點,畢世祥乘車從康定機關宿舍出發(fā),前往新龍縣開展基層群眾工作,在翻越318國道線上4412米的高爾寺山時,不幸發(fā)生車禍,因公殉職,終年53歲……
3月23日,懷著沉痛的心情,記者踏上川西北高原。天空,還飄著小雪。藏寨連綿成片的梨園捧出春日圣潔的花朵,這漫山遍野的千言萬語,深情,凝重,像是家鄉(xiāng)父老對自己優(yōu)秀兒子畢世祥由衷的祈福,又像是對他心疼的問候。
鄉(xiāng)親們說——
祥娃子,你咋就那么傻?
你是高原土生土長的娃,明知大雪封道,路面有冰,咋還起那么早去趕路?你要是多睡會兒,等太陽把路面上硬邦邦的冰曬軟點,車輪就不會打滑,你就不會把我們扔下!
鄉(xiāng)親們說——
祥娃子,你咋就那么犟?
你一年到頭在高原奔忙,兩次發(fā)生過車禍,兩次與死神擦肩,俗話都說“事不過三”,你咋還硬要往死神跟前沖呢?
畢世祥,你是為了啥……
“干部打頭陣,就要有犧牲得起的勇氣”
山高路險,擋不住他沖鋒的腳步
心中有大愛,腳下有力量。
甘孜州的干部群眾都說,從來沒見他在艱險和困難面前打過退堂鼓。
喝著牦牛河水長大的畢世祥,骨子里有一股子“?!眲艃?。
在高原工作,行路是一大考驗?!苞椬鞄r”“鬼招手”,這些地名是危險的代名詞。在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里,一次出行,一個平常的日子,其實都困難重重。
在畢世祥的生命歷程里,經(jīng)歷過兩次危險。
第一次是1989年初夏。畢世祥在康定師范??茖W校任團委書記。他在成都開會,學校發(fā)生了突發(fā)事件,他星夜兼程往回趕。當時的甘孜州許多路段坡陡彎急,坑洼不平,途中發(fā)生了車禍。這次車禍給他留下病根,每當嚴寒襲來,或上到高海拔地段,他的頭就會疼痛難忍。
第二次是1994年11月。時任甘孜州外貿局副局長兼外貿公司副總經(jīng)理的畢世祥,在成都處理完松茸交易又急著往回趕。明知天氣預報說甘孜有暴雨,可他對同事說:“明天是康定松茸交易會,不能冷落了客商?!贝蛟鐔⒊蹋宦奉嶔ぜ柴Y,在距離康定城不到3公里處,汽車打滑側翻到河坎下,畢世祥又一次受傷。
在基層工作,經(jīng)常會遇到一些急難險重的情況,雖然有困難有風險,還是要迎難而上。他說:“干部打頭陣,就要有犧牲得起的勇氣?!?/p>
2010年春節(jié)前夕,險情再一次檢驗著畢世祥的膽識和意志。2月10日,雅江縣木絨鄉(xiāng)發(fā)生森林火災,時任甘孜州政府副州長、州森林防火指揮部指揮長的畢世祥剛在醫(yī)院做了膽結石手術,傷口尚未痊愈。他不顧醫(yī)務人員的勸阻,迅速趕到火災現(xiàn)場,一面指揮撲火,一面與縣領導會商完善救火方案。
禍不單行。2月13日,雅江八角樓鄉(xiāng)扎日村又起森林火災,畢世祥連夜趕了過去。整個春節(jié),他就奔跑在兩個火場,滿臉塵灰,嗓音沙啞。
憋著這股拼勁兒,畢世祥把在2010年玉樹“4·14”地震中受到重創(chuàng)的甘孜石渠縣當作沖鋒陷陣的又一戰(zhàn)場。他第一時間奔向災區(qū),穿梭在災情最嚴重的真達鄉(xiāng)真達村、麻達村和紫夫村,組織開展救援工作……
一年當中,他11次進入災區(qū)現(xiàn)場。住帳篷,爬廢墟,看傷員,穩(wěn)民心,繪藍圖。當一幢幢漂亮的藏式民居在廢墟上崛起,他牦牛一樣壯實的身體,卻瘦了一大圈。
這是怎樣的一股勁兒,畢世祥一憋就是32年!打頭陣,挑重擔,身先為范,他行遍全州18個縣、325個鄉(xiāng)鎮(zhèn),年均深入農牧區(qū)達5個月以上,行程8萬公里。
“干部有擔當,就要有腳板下出思路的堅持”
雪山草原,人們稱他“馬背上的局長”
作為黨的干部,大事難事看擔當。
畢世祥常說,一名牽頭領導,靠啥擔當?最要緊的,就是要掛帥出征摸實情。情況摸得透,摸得準,工作才會抓得緊,干得實,擔當才不會落空。
2006年6月的一天,高原上陽光白得耀眼,高山峽谷間,幾隊人馬正在徒步穿行,土道上迤邐著一行行深深的腳印。這是時任州旅游局長畢世祥組織的旅游開發(fā)考察隊伍,他們分別來自稻城、鄉(xiāng)城、得榮、巴塘、理塘五縣。
旅游是甘孜州的一篇大文章。康巴大地廣袤神奇,旅游資源豐富,有許多未被開墾的處女地。在畢世祥看來,只有用雙腳丈量,才能探明它們的價值,讓這些養(yǎng)在深閨的景點展示在世人面前。
幾路考察隊伍一路跋山涉水,走得疲憊不堪,有時還被陣雨澆濕了衣服,冷得打顫。當他們到達格聶神山腳下會合處,迎接他們的是皚皚雪峰、清幽溪流、悠悠彩云、如茵的草地、競艷的野花……每一處景致都為他們綻開笑顏,畢世祥和考察隊員們驚嘆不已,忍不住歡呼雀躍。
這是“走”出來的激動。畢世祥勾勒出甘孜州南部香格里拉生態(tài)旅游一體開發(fā)的藍圖。
這是“走”出來的機遇。很快,畢世祥的這一設想被國家旅游局納入“中國大香格里拉生態(tài)文化旅游區(qū)”規(guī)劃。這對甘孜南部旅游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乃至亞丁機場項目的落地,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開發(fā)甘孜州旅游是大事,卻也是難事。
畢世祥善抓大事,敢碰難事,靠的就是一雙腿。他認為:“干部有擔當,就要有鐵腳板底下出思路的堅持?!?/p>
甘孜州許多尚未開發(fā)的景點大多藏在深山峽谷之中,畢世祥憑著一股敢于擔當?shù)膭蓬^,走遍了甘孜州每一處山水,得了個“馬背上的局長”的雅號。
冬迎雪花,夏頂驕陽,畢世祥帶隊騎馬,常年穿行在雪山草地間。一次,他帶隊考察鄉(xiāng)城縣巴姆七湖景區(qū),連續(xù)六個多小時的奔波,本已人困馬乏,畢世祥卻還要堅持登上5000米高的頂峰觀測。
同行的干部說:“畢局長,你歇著!我們上,你等著看照片就行了。”畢世祥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說完,抬腿就往山上爬。
上頂峰要攀巖爬壁,畢世祥又有高海拔頭疼后遺癥,但他依然頑強地攀登著。當?shù)巧仙綆p最佳觀測點,望著呈階梯狀分布的七個藍幽幽的高山湖泊,他不禁脫口贊嘆道:七湖連階,直通天界。他建議將巴姆七湖更名為香巴拉七湖。這個名字沿用至今,被世人熟悉。
又一次,畢世祥連夜騎馬,風急火燎地趕到鄉(xiāng)城縣一個景點。這里正在召開村組以上干部參加的旅游發(fā)展現(xiàn)場會。他明白,當?shù)夭簧俎r牧民“身在寶山不識寶”,對發(fā)展旅游產(chǎn)業(yè)認知不夠。他覺得,要讓基層干部行動,先得讓他們“心動”。
到了現(xiàn)場,他擦了一把汗,往那一站,說開了。他從旅游發(fā)展的遠景到群眾的切身利益娓娓道來,一講就是一個多小時。會場鴉雀無聲,大家聽得全神貫注,不少群眾自發(fā)趕來聽他講……
一次次走景區(qū)、摸實情,甘孜旅游發(fā)展思路在畢世祥腦中越發(fā)清晰。
不久,全州旅游規(guī)劃體系形成。畢世祥提出:打造東部環(huán)貢嘎山旅游圈、南部香格里拉生態(tài)旅游區(qū)、北部格薩爾文化旅游區(qū)。先后推出了海螺溝、稻城亞丁、木格措、美人谷、瀘定橋、德格印經(jīng)院等一大批生態(tài)文化景區(qū)。
畢世祥任旅游局長6年,走遍甘孜州上百個景點,親手寫了幾十個旅游發(fā)展規(guī)劃方案和幾十萬字的相關論文,被稱為甘孜州的“旅游規(guī)劃師”。
如今,旅游業(yè)已成為甘孜州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加速器”和“新引擎”。
3月的甘孜,草綠鶯飛,花燦村寨,游客滿藏鄉(xiāng)。依托旅游業(yè)走上致富路的農牧民群眾提起畢世祥,很多都忍不住落淚……他們說:“我們今天的好日子,是他的鐵腳走出來的,多么希望他能來家中看一看,坐一坐,可惜他走了?!?/p>
“干部干事情,就要有不落罵名的敬畏”
功成不必在我,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事
有人說,畢世祥敢打頭陣敢擔當,什么都不怕。
然而,怕與不怕,從來都是相對而論,他也有怕的事。
他在旅游局長位置上,最怕有人只顧眼前,盲目開發(fā)。
1999年,他得知稻城縣準備修一條從日瓦鄉(xiāng)到洛絨牛場的公路,他打開旅游發(fā)展規(guī)劃圖一看,急了:這條路穿過亞丁景區(qū),將會對景點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壞,必須剎住!他立即帶領工作組急忙趕往稻城。他與縣委主要領導交換意見,從長計議,達成共識,才保住了如今的香格里拉之魂——稻城亞丁。
他任副州長時,分管農業(yè),告誡手下干部:“功成不必在我,要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事?!焙屯聜円坏郎钊爰氈抡{研,因地制宜制定出甘孜州北部生態(tài)、南部特色和東部效益農業(yè)的發(fā)展新構架,還實施了“院州”農業(yè)科技合作,策劃了“四川省農業(yè)科技進藏區(qū)行動”等。他分管甘孜州農業(yè)4年,一年上一個臺階,創(chuàng)下了農業(yè)產(chǎn)值“四連增”。
畢世祥常說,“干部干事情,就要有不落罵名的敬畏”。
2011年11月,畢世祥在擔任甘孜州副州長的同時又擔任了州委常委、宣傳部長。剛走馬上任,就有一樁職責,讓他感到沉甸甸的,害怕干不好。
畢世祥生長在高原藏區(qū),打小就受藏文化熏陶,深知藏民族文化是我國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明珠。傳承和弘揚優(yōu)秀藏民族文化,是他多年的一個夙愿。
為此,畢世祥又忙碌起來:
一段時間,同事說他忙得像個“瘋子”,他卻笑笑,說:“藏文化只能弘揚不能丟失。我這個藏區(qū)宣傳部長責任重啊,做夢都擔心干不好,怕愧對工作崗位,挨后人的罵。”
弘揚藏文化,畢世祥走了兩步棋:
走向世界——
搶抓機遇。他向文化部爭取到了“歡樂春節(jié)”的出國演出活動,并率州民族歌舞團一行29人,赴斯洛文尼亞、保加利亞演出,用傳統(tǒng)的藏民族歌舞展示了當代藏族人民幸福安康的生活,受到兩國政要的高度評價。
搶抓項目。在第四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節(jié)上,甘孜州的鍋莊舞、藏戲、巴塘弦子、川西藏族山歌等榮獲“特別獎”和“太陽神鳥”最佳表演獎;完成丹巴、甘孜、爐霍山歌220首、鍋莊185首、甘孜踢踏24首共計4000多分鐘的音頻錄制和對外發(fā)行;幾年來,“康巴作家群”崛起,創(chuàng)作成就斐然,僅2013年,全州共創(chuàng)作文學、美術、書法、音樂舞蹈、曲藝小品共740余件。
走向基層——
畢世祥任州委宣傳部長兩年多來,強調最多的是“基層是宣傳的第一陣地!”他說:“送米送油更要送文化?!?/p>
每年,甘孜州民族歌舞團以80場以上、各縣以50場以上的覆蓋速度強力推進,截至2013年底,州縣送文藝下鄉(xiāng)場次已達1400多場,覆蓋200多個鄉(xiāng)鎮(zhèn)。石渠縣長沙貢馬鄉(xiāng)村民其美多吉激動地說:“沒想到在家門口還能看到這么精彩的節(jié)目!”
他還到一座座寺廟去考察和宣講。與活佛、僧侶交朋友,把寺廟的藏文化保護與傳承當大事,親自為石渠縣覺悟寺等大殿翻新爭取到項目資金。
他辦公室的一面墻上,掛著一張甘孜州地圖,群眾文藝演出覆蓋過的鄉(xiāng)鎮(zhèn),他都用紅旗標示,越來越密集的紅旗,“插”上越來越多的高山牧場和深谷村寨,標注著藏族人民日益紅火的文化生活。
(原載《人民日報》2014年4月3日)
(費偉偉,人民日報正高二級編輯。曾任《市場報》副總編輯、《中國能源報》副總編輯,人民日報社福建分社社長、地方部副主任;六次獲中國新聞獎,獲范敬宜新聞教育獎;著有《新聞采寫評》《好稿是怎樣“修煉”成的》《好稿怎樣講故事》等新聞業(yè)務專著6部;主編《典型人物采訪與寫作》《人民日報寫作課》等新聞業(yè)務專著6部;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著有《楊花漫漫》等散文、游記、通訊集3部。)
(選自《人民日報記者說:典型人物采訪與寫作》,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wǎng)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wǎng)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wǎng)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在見網(wǎng)后30日內進行,聯(lián)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wǎng)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