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0月24日電 (記者孫競)日前,“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國際學術論壇在清華大學舉辦。論壇旨在深入發(fā)掘甲骨文等古文字的思想文化內涵,發(fā)揚和傳承優(yōu)秀中華傳統(tǒng)文化,推進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鑒。來自中國、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日本、德國等13個國家4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120余位專家學者參加了論壇。
“中國的大學作為中華優(yōu)秀文化傳承弘揚的重要載體,要努力成為促進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和人類文明繁榮進步的重要力量?!鼻迦A大學黨委書記邱勇介紹,近年來,學校通過成立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培養(yǎng)高水平研究人才、積極推動古文字跨學科研究等,取得一批重要學術成果。清華古文字研究會將秉承“中西融會、古今貫通、文理滲透”的辦學風格,賡續(xù)歷史文脈。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主任洪大用指出,要著力提升古文字學科群整體發(fā)展水平,形成與數字時代相適應的古文字研究的新方法、新范式;著力推出代表國家水準的原創(chuàng)性標志性成果,為推進文化復興、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貢獻更大的學術力量;著力推動建立德才兼?zhèn)?、學術精湛的人才隊伍,為不斷推進學術創(chuàng)新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著力加強國際學術合作、深化文明交流互鑒,為人類文明發(fā)展貢獻中華民族的元素、智慧和力量。
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長田立新表示,2020年啟動的“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傳承發(fā)展工程”,全面系統(tǒng)開展甲骨文、金文、簡帛文字等古文字研究,揭示了古文字在中華文明乃至人類文明發(fā)展史上的重要作用。她強調,要進一步深化相關領域的國際交流合作,加強古代文明比較研究,推動海外古文字資料調查、研究成果外譯等,立足世界角度闡釋中華文化精神的當代價值和世界意義。她倡議海內外專家學者作為融通中外的使者,攜手共進,為溝通中外文化、增進理解友誼合作作出更加積極的努力,以語言文化為紐帶促進文明交流互鑒。
論壇上,芝加哥大學教授夏含夷,牛津大學教授麥笛,香港恒生大學中文系講座教授、清華大學名譽教授張光裕分別作主旨演講。
據悉,本次論壇由清華大學主辦,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古文字工程秘書處承辦。論壇共設立“中國早期國家與社會”“清華簡專題研究”“商周文字研究”“戰(zhàn)國秦漢文字研究”四個分會場,百余位學者圍繞主題展開深入交流研討。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lián)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