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暖心故事79】
“您好,這里是河北12345熱線手語服務專席,請問有什么可以幫您?”話務員楊歡晶接通視頻電話,一邊說話,一邊在電腦屏幕前打著手語。
屏幕另一端,李女士正拿著手機,一臉愁容地站在石家莊市人民醫(yī)院大廳里,焦急地用手語尋求幫助——手掌心向內拍動兩下,然后指向自己,再迅速地把食指和中指貼在嘴邊翻轉了一下。
作為手語服務話務員,楊歡晶立刻明白了李女士的求助信號:“您別慌,手機別掛斷,快去找醫(yī)生,我來幫您翻譯!”
于是,李女士走進診室,將手機屏幕面向醫(yī)生。
“醫(yī)生,這是一位聽障患者,她感覺胸悶……”手機里傳來楊歡晶的聲音。
“這種癥狀持續(xù)幾天了?”
“3天?!?/p>
“有沒有基礎疾?。俊?/p>
…………
通過楊歡晶的翻譯,李女士想說的話、醫(yī)生想問的話,都實時準確地傳達給彼此。
看診順利結束,李女士長松一口氣,對著屏幕伸出拇指,彎曲了兩下,“說”了謝謝。
自今年6月“河北12345”微信小程序“手語服務”上線以來,楊歡晶每天都會接到聽障人士打來的電話,他們或是咨詢相關政策,或是尋求幫助……
“我的父母都是聾啞人,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真的太需要手語服務了!”楊歡晶對聽障群體有著特殊的情感。
過去,在醫(yī)院、銀行、車站這樣的公共場所或者一些政務服務窗口,聽障人士只能靠書寫和比畫進行溝通,交流效率很低,有時甚至還會搞錯。
如何讓聽障群體的生活更便利?河北省數據和政務服務局與省殘聯多次對接,了解聽障群體需求、反復調研……最終決定在“河北12345”微信小程序上,開通手語服務專區(qū)。
“我已經把這個服務推薦給父母和有需要的朋友了,他們都反饋好用、管用!”楊歡晶瞇著眼睛笑了。
(記者 耿建擴 陳元秋 通訊員 米彥澤 孫青)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