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馬愛平
4月8日是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記者從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獲悉,近年來,我國以旗艦物種拯救保護為抓手,持續(xù)推進就地和遷地保護體系建設,亞洲象、雪豹、東北虎、海南長臂猿、黔金絲猴、藏羚、莽山烙鐵頭蛇等大量珍稀瀕危野生動物野外種群數量穩(wěn)中有升。
珍稀動物是自然界中稀有、珍貴的動物。由于氣候變化、環(huán)境污染、人類活動增多、棲息地減少等原因,一些珍稀動物一度瀕臨滅絕。
多年來,我國通過構建野生動植物智慧保護體系,為珍稀動物保護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撐。智慧化、數字化監(jiān)測系統、遠紅外相機、大數據+物聯網、物種AI識別等高科技手段的應用,有效地推進了珍稀動物的保護工作。
據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我國亞洲象野外種群增至300多頭,海南長臂猿野外種群增至6群37只,白頭葉猴野外種群增至1300多只,中華穿山甲分布點位不斷增加。東北虎分布范圍從長白山脈擴大到大小興安嶺,野外種群增至60只左右。朱鹮分布區(qū)從3個省擴展至7個省,野外種群超過7000只。全球圈養(yǎng)大熊貓種群數量達到698只,人工繁育朱鹮種群數量達到1496只。
云南省林業(yè)和草原科學院原院長、國家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委員楊宇明告訴記者:“與15年前的金沙江本底調查情況相比,不管是水生還是陸生的典型動植物,物種數量都呈明顯的上升趨勢。”
“如今,洞庭湖江豚數量由2017年的110頭增加到2022年的162頭,洞庭湖麋鹿已成為我國目前最大的自然野化種群。2022—2023年度,洞庭湖越冬水鳥達37.83萬只,珍稀瀕危物種黑臉琵鷺時隔5年再次現身洞庭湖?!焙鲜∩鷳B(tài)環(huán)境廳黨組書記、廳長劉群表示。
“我們把科技創(chuàng)新深入應用到珍稀動物保護中,建立了湖南省林業(yè)大數據平臺,通過衛(wèi)星遙感‘天上看’,無人機和通信鐵塔視頻‘實時查’,護林人員‘地面巡’,共享交互數據和信息,實現了立體化的智慧管理?!焙鲜×謽I(yè)局總工程師胡鋒說。
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國將繼續(xù)推動建立以科學技術為主導,以互聯網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等為支撐,以本底數據、生境數據、保護數據為核心的元數據集成,建立全過程、一體化的珍稀動物智慧保護體系。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