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日,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重要講話中全面總結2023年經濟工作,深刻分析當前經濟形勢,系統(tǒng)部署2024年經濟工作。
如何讀懂今年的經濟形勢、看穿明年的發(fā)展態(tài)勢?是“霧里看花”,還是“洞若觀火”?今天,我們從六個視角一探究竟。
臺州黃巖的浙江公元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操作全自動焊接機生產太陽能電池片 圖源:新華社
一、全面看,回升向好的態(tài)勢是一條波浪式曲線
中國經濟體量大、牽涉面廣,想要正確認識,絕不能以管窺蠡測的方式,僅憑少數幾個指標就輕易下結論。其背后隱藏著諸多復雜變量,需要我們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
比如,生產供給穩(wěn)步回升。今年以來,我國農業(yè)生產形勢良好,全國糧食再獲豐收,這已是我國糧食產量連續(xù)第9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另外,在工業(yè)和服務業(yè)上,增勢同樣良好,今年前10個月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增加值同比增長4.1%,服務業(yè)生產指數增長7.9%。值得一提的是,科技創(chuàng)新這一“關鍵變量”,也正在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fā)展構筑起強勁動能。
也許你會問,經濟發(fā)展這么好,國際評級機構穆迪為什么還會下調我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呢?既然看評級,那就不能只看穆迪一家,近期還有多家國際組織和國際商業(yè)機構上調我國經濟增長預期,為中國經濟投下“信任票”。
比如摩根大通將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從5%上調至5.2%,摩根士丹利從4.8%上調至5.1%,花旗集團從5%上調至5.3%等。另外,至今已有如微軟、英偉達、特斯拉、路易威登等全球商業(yè)巨頭負責人接連訪華尋求合作機會,看好中國經濟發(fā)展的前景。中國經濟的發(fā)展態(tài)勢正如一條波浪式上升的曲線,于我們自身而言,更加需要篤定信念,從中看到發(fā)展的韌性和潛力。
二、個體看,為什么有些百姓體感與宏觀數據好像不一致?
2023年前3季度,我國的GDP總額為913027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2%;前11個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0.3%……可以說,從數據看,中國經濟運行持續(xù)恢復向好,而且放在全球來看都是屬于高增長的第一梯隊。
但盡管如此,很多人卻感覺到生意越來越難做,工作越來越不好找,賺錢越來越難,錢也越來越不敢花,這是為什么呢?
大的方面,必須看到,當前中國經濟已經過了以前高速增長的階段,轉而進入了高質量發(fā)展階段,必須面臨長時段的結構調整。比如以新能源汽車、光伏產業(yè)為代表的“新質生產力”正在迅速崛起,而以房地產及其關聯產業(yè)為代表的“傳統(tǒng)生產力”增速放緩。這種結構調整必然會帶來一定的陣痛,尤其是前者的增長動能不足以覆蓋調整期帶來的缺口時,就將使得部分人的收入與生活質量受到一定影響。
上海外高橋海通汽車碼頭等待裝船運往澳大利亞的上汽MG品牌汽車和新能源車 圖源:新華社
從小的方面而言,相比較宏觀上的結構調整、經濟增長等,個體對經濟發(fā)展的體驗更為細微,百姓主要通過日常生活來感受經濟發(fā)展,宏觀指標的綜合性與微觀感受的分散性天然存在著一定的不對稱。
比如,CPI的變動與居民對物價變動的感知存在一定偏差就屬于正常情況。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的CPI數據是平均的綜合指標,反映的是眾多商品和服務項目的價格走勢,而老百姓日常感受到的往往是單一品種的價格變動。
加之現在傳播技術等因素的疊加,也使得普通人對經濟發(fā)展的認知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比如股市的風云變幻、互聯網行業(yè)的調整轉型,等等,時不時在網絡上掀起輿論風浪,不可避免地放大了大眾的焦慮情緒。
三、歷史看,正處于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
對于中國經濟,習近平總書記曾作過一個形象的比喻,“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
回顧一路走來的歷程,中國經濟確如大海一般波瀾壯闊,小風小浪、風雨兼程是常態(tài),大風大浪也時而有之。但每每在克服危機之后,總能煥發(fā)出更蓬勃的活力。比如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中國經濟承受住巨大壓力,采取多重策略平穩(wěn)度過危機,一時之間讓整個世界矚目;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中,中國經濟再次展現出行穩(wěn)致遠的一面??邕^那次危機后,中國也一躍成為世界上最主要的經濟體之一。
當前,地緣政治、世紀疫情、全球通脹等雖然也給中國經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但從中國經濟關關難過關關過的“硬核成績單”來看,我們也理應葆有信心。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什么時候沒有困難?一個一個過,年年過、年年好,中華民族5000多年來都是這樣。爬坡過坎,關鍵是提振信心?!爆F在正是中國經濟爬坡闖關之時,少不了遭遇一些波動和曲折,但接受考驗的同時也是在磨礪自身,過了這個坎,下一程定然是陽光燦爛。
四、辯證看,危中有機,??赊D機
客觀地說,中國經濟就是在蹚水過河,不論是面對機遇還是挑戰(zhàn),時時刻刻都處于新的發(fā)展變化之中。
看國內,我國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改革發(fā)展中的深層次矛盾交織重疊,糧食、能源、金融等領域仍存在安全風險,中國經濟仍需攻堅克難。
看國際,受俄烏沖突、巴以沖突等諸多因素影響,世界經濟在磕磕絆絆中前行,世紀疫情帶來的直接沖擊雖已逐步褪去,但其造成的深度影響仍在持續(xù)。再加上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盛行等,使得我國經濟發(fā)展面臨的外部壓力增大。
此外,一些西方媒體通過認知戰(zhàn)來唱衰中國經濟或唱空中國經濟,鼓噪所謂“中國經濟崩潰論”“去風險論”,罔顧事實,無中生有,混淆視聽,妄圖擾亂各界對中國經濟的判斷、預期與信心。
但老話說得好,危中有機,??赊D機。歷史已不止一次證明,危機既是誘發(fā)守成國家衰落的動因,也是助推新興國家變得更強的契機。當我們練就了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的本領,從危機中捕捉和創(chuàng)造機遇,困難就會一項一項解決,問題就能一個一個攻破,從而“一躍而起”,實現彎道超車、換道超車。
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qū)青島片區(qū) 圖源:新華社
五、長遠看,下一個“中國”,還是中國
經濟發(fā)展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我們既要看準現階段的“形”,更要看清長期的“勢”。
辨明大勢。在風云變幻的大時代,自己強大才是硬道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最大的機遇就是自身不斷發(fā)展壯大?!毙轮袊闪⒑螅貏e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領導人民創(chuàng)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fā)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wěn)定奇跡,為中國經濟行穩(wěn)致遠提供了最大底氣。
把準走勢。在世界“大班級”中,中國經濟持續(xù)回升向好,仍是全球增長的最強引擎之一。最新報道顯示,今年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將達三分之一。近期,在全球經濟面臨多重不確定性的背景下,國際機構密集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就是最好的證明。
激發(fā)優(yōu)勢。實事求是地說,中國經濟發(fā)展仍然具備較多有利條件和支撐因素。比如,持續(xù)深化改革開放帶來的動力優(yōu)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優(yōu)勢、超大規(guī)模市場的需求優(yōu)勢、產業(yè)體系配套完整的供給優(yōu)勢、大量高素質勞動者和企業(yè)家的人才優(yōu)勢等,這些都是中國經濟發(fā)展強勁的內生動力和潛力所在。
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回旋余地廣,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也不會變,堅持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使自身不斷發(fā)展壯大,才是應對一切風險挑戰(zhàn)的“壓艙石”與“定心丸”。
今年以來國內文旅市場火爆,圖為游客在西安城墻景區(qū)參觀游覽 圖源:新華社
六、戰(zhàn)略看,“穩(wěn)中求進、以進促穩(wěn)、先立后破”
12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明確強調明年要堅持“穩(wěn)中求進、以進促穩(wěn)、先立后破”12字的政策基調。
“穩(wěn)中求進”是總基調。大家都熟悉,這既是基本方法,也是成功經驗。說白了,就是堅持“穩(wěn)”字當頭。像我們國家這樣大體量的經濟體,GDP一年的增量就相當于一個中等國家全年的經濟總量,因此穩(wěn)定壓倒一切,“穩(wěn)”也是最大的“進”。這也要求我們要以底線思維、極限思維提高應對極端情況的能力,以高水平安全確保高質量發(fā)展。
“以進促穩(wěn)”和“穩(wěn)中求進”是一對辯證關系,強調的就是“穩(wěn)”和“進”的關系。突出“以進促穩(wěn)”是進一步凸顯了“進”的成分,強調把各方面優(yōu)勢和活力充分激發(fā)出來,加快構建新發(fā)展格局,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大國博弈中始終立于不敗之地。
“先立后破”,并不是說在先“立”的過程中沒有“破”,只是“立”是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就像在征地拆遷中,先建好高品質安居房再拆遷,由“人等房子”轉變?yōu)椤胺孔拥热恕?,這樣不僅拆遷的難度系數會大大降低,而且拆遷的不穩(wěn)定因素也會得到控制??梢?,未來,在新舊動能轉換、新舊機制揚棄、試點推廣協(xié)調中,將“以立為先”,不會“為破而破”。
當然,說到底當前最要緊的還是穩(wěn)預期、強信心,這也是做好經濟工作的當務之急、關鍵所在。抓住了這個“牛鼻子”,才能形成共促高質量發(fā)展的合力。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