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巴黎7月7日電 (記者何蒨) “新生萬物——中國非遺與當代設計展”6日在法國裝飾藝術博物館隆重揭幕。此次展覽由陽光媒體集團、中國國家品牌網聯合主辦、品牌聯盟作為戰(zhàn)略合作,陽光媒體集團董事長楊瀾和中國工藝美術館副館長蘇丹作為聯合策展人,集結了40位國內外杰出藝術家和設計師及20余個參展品牌和機構的100多件展品,不僅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大規(guī)模國際亮相,更是文明交流互鑒之花的璀璨綻放。
《新生萬物——中國非遺與當代設計展》展廳。陽光媒體集團供圖
陽光媒體集團董事長楊瀾、中國駐法國大使館文化參贊王茵、法國設計學院主席安娜-瑪麗·薩格爾、波司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王晨華等嘉賓出席并致辭,中國常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使銜代表楊新育、福鼎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蔡梅生等百余位嘉賓出席見證展覽啟幕。
楊瀾在布展中。陽光媒體集團供圖
楊瀾在開幕致辭中表示:“中法之間的文化藝術交流由來已久,推出該展是希望把中國非遺大師和當代設計師的作品呈現在世界面前,同時也為文化多樣性和跨文化交流注入新活力?!?/p>
中國駐法國大使館文化參贊王茵在致辭中指出:“此次展覽集中展示了中國非遺保護、傳承和創(chuàng)新的成果,通過當代設計讓古老的傳統技藝‘煥發(fā)新生’,向來自世界各國的參觀者展示中國非遺的生命力、中國設計師的創(chuàng)造力和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之美?!?/p>
本次展覽亦是在陽光媒體集團原創(chuàng)節(jié)目《新生萬物》成功播出后,轉換而成的線下展覽延伸形態(tài)。楊瀾在介紹展覽時指出:“展覽以五行概念為線索,體現金、木、水、火、土的相生相克、轉化融合;對應花絲鑲嵌、木作竹編、制茶、釀酒、陶瓷、紡織刺繡等手工藝,以東方的審美意境,多媒體和人工智能等呈現技術,打造沉浸式和互動式的體驗,讓觀眾了解非遺的自然與人文環(huán)境、創(chuàng)作的過程和承載的情感,與之共情?!?/p>
“土”展區(qū) 蘇繡《蒙娜麗莎》。陽光媒體集團供圖
作為五行中的中心元素,土象征著平衡與穩(wěn)定。步入“土”展區(qū),觀眾可以看到由時裝設計師郭培、中國國家級云錦工藝美術大師金文等藝術家?guī)淼目椑C作品,每一幅都仿佛承載著一段歷史和文化的故事。特別是著名蘇繡藝術家、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及國家級非遺項目(蘇繡)代表性傳承人姚建萍的作品《蒙娜麗莎》,不僅展現了蘇繡的精湛技藝,更體現了她對傳統文化的守正與創(chuàng)新。
“火”展區(qū)陶瓷作品《尚文意象——蘭亭序》。陽光媒體集團供圖
火元素作為熱烈與激情的象征,在陶瓷藝術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在“火”展區(qū),觀眾可以欣賞到中國當代著名陶藝家、畫家白明、中國陶藝家李見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瓷藝術設計系副主任吳昊宇、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學藝術院名譽院長朱樂耕等藝術大師帶來的作品。其中,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教授何芹以晉代書法家王羲之《蘭亭序》為靈感的陶瓷作品尤其矚目,這組作品巧妙地將宣紙與泥漿、釉色為一體,通過精湛的轉印技法,以獨特的藝術形式呈現在觀眾面前。
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楊瀾說:“我們在作品的挑選和陳列設計時,希望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在展品的選擇上,我們不是一味地強調復刻古代作品,而是尋找有獨特藝術表達風格、能展現當代情感與藝術理念的創(chuàng)作。在作品呈現上,我們也用到多媒體的形式,讓觀眾看到非遺作品在怎樣的人文環(huán)境中創(chuàng)造出來?!?/p>
《新生萬物——中國非遺與當代設計展》展廳。陽光媒體集團供圖
本次展覽的舉辦,是有著悠久歷史的中國非遺在世界范圍內煥發(fā)勃勃生機的一個生動縮影。楊瀾表示,宇宙之美在于生命,生命之美在于創(chuàng)造。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設計和手作,體現著人類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這是長期積累的智慧,一種可持續(xù)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它不僅是歷史的,也是當下的;不僅是成果,也是過程;不僅美化生活,更有啟迪心靈的力量。
未來,對于如何讓中國非遺走向更大的國際舞臺,楊瀾說:“我一直關注如何讓非遺與中國品牌結合起來,希望可以通過講好具有原創(chuàng)性的非遺故事,以及國際化的設計,讓中國品牌擁有更多的國際市場競爭價值?!?/p>
《新生萬物——中國非遺與當代設計展》展廳。陽光媒體集團供圖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