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國家與中國的關系源遠流長。自古以來,阿拉伯人就知道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而古代中國人則通過古絲綢之路了解阿拉伯文明。絲綢之路不僅是一條貿易通道,更是一座文化交流與文明互動的橋梁。在數(shù)千年的交往中,阿中雙方持續(xù)開展成果豐碩的互動。阿拉伯的旅行家、地理學家和歷史學家們來到中國,并描繪中國、講述中國,為增進雙方人民相互了解作出了貢獻。例如,最著名的阿拉伯旅行家伊本·白圖泰在他享譽世界的《伊本·白圖泰游記》中就詳致地描述了中國,并對他到訪的中國各城市中穆斯林們所受到的尊重表示欽佩。
近代以來,阿中雙方始終團結一致,在共同關心的問題上相互支持。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及阿拉伯國家相繼獨立以來,雙方建立了外交關系。在阿拉伯國家的支持下,中國恢復了聯(lián)合國合法席位。
本世紀以來,雙方合作充滿活力,發(fā)展對華關系已成為阿拉伯各國的外交重點。時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于2004年1月30日對阿拉伯國家聯(lián)盟總部進行了歷史性訪問,宣布建立阿中合作論壇,阿中雙方隨后于2004年9月14日在開羅簽署了成立論壇的有關文件,這是過去50年里阿中關系最重大的事件之一。阿中合作論壇的成立是阿中關系在發(fā)展進程中一次質的飛躍,在歷史上首次為阿中集體合作提供了重要制度框架。
事實上,阿中合作論壇成立之時,國際社會對亞洲的重視與日俱增,阿拉伯國家聯(lián)盟也緊跟這一趨勢,意識到“向東看”的重要性,認為有必要加強與中國等亞洲重要國家合作,促進伙伴關系多元化。
阿中合作論壇成立以來,雙方集體合作取得巨大飛躍,論壇各項合作機制不斷發(fā)展,已涵蓋政治、經濟、文化、媒體和發(fā)展等各領域,并舉辦了大量會議和活動。
2022年12月9日,首屆阿中峰會在利雅得召開,這在阿中關系史上尚屬首次。會議取得了重要成果,通過了《利雅得宣言》《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拉伯國家全面合作規(guī)劃綱要》《深化面向和平與發(fā)展的阿中戰(zhàn)略伙伴關系文件》3份成果文件,推動雙方合作取得重要進展。
阿中合作論壇之所以能夠成功,主要歸功于雙方強烈的政治意愿。此外,阿中雙方認真落實論壇行動執(zhí)行計劃,逐步拓展論壇機制,推動論壇取得切實成果,增進了阿拉伯國家同中國在政治、經濟、社會、媒體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上述努力對發(fā)展阿中貿易關系也產生了積極影響,中國已成為阿拉伯國家最大的貿易伙伴之一,雙方貿易額自論壇成立以來增長了10倍多,從2004年的367億美元增至2023年的近4000億美元。阿中關系前景廣闊,雙方均有攜手前行的共同意愿,相信阿中合作論壇一定會在合作共贏的道路上持續(xù)邁出堅實步伐。
阿中合作的基礎是尊重《聯(lián)合國憲章》、《阿拉伯國家聯(lián)盟憲章》的宗旨和原則、和平共處原則、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在國際關系中不使用或威脅使用武力、主權平等原則,以及相互尊重國家獨立、統(tǒng)一和領土完整,互不干涉內政。阿中雙方在各類會議中就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qū)問題協(xié)調立場,在維護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方面相互支持。中國支持阿拉伯國家的正義事業(yè),支持其維護國家利益。阿拉伯國家強調支持一個中國原則。
中方在不同場合強調,中國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恢復合法民族權利,支持建立以1967年6月邊界為基礎、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的獨立巴勒斯坦國,支持在聯(lián)合國有關決議、土地換和平原則和阿拉伯和平倡議基礎上推動和平進程。除此之外,中國還持續(xù)向巴勒斯坦人民提供重要人道主義援助。2022年12月9日,首屆阿中峰會在利雅得舉行,習近平主席發(fā)表重要講話,指出巴勒斯坦人民遭遇的歷史不公不能無限期延續(xù),合法民族權利不能交易,獨立建國訴求不容否決。中方堅定支持建立以1967年邊界為基礎、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享有完全主權的獨立的巴勒斯坦國,支持巴勒斯坦成為聯(lián)合國正式會員國,將繼續(xù)向巴方提供人道主義援助。
中方秉持支持巴勒斯坦事業(yè)的立場,并向巴勒斯坦人民和聯(lián)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提供人道主義支持,阿方對此高度贊賞,并期待中方能夠繼續(xù)給予支持。阿方贊賞中國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聯(lián)合國平臺為支持巴勒斯坦問題所秉持的積極立場和所發(fā)揮的重要作用。面對加沙地帶遭受的野蠻侵犯,中國站在公平正義一邊,明確表示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正義事業(yè),這就是中國立場的明證。
阿中雙方將在今年慶祝阿中合作論壇成立20周年。我們期待本月底在北京召開的阿中合作論壇第十屆部長級會議取得積極成果,以滿足阿中人民的愿望,彰顯阿中人民共同的文化底蘊以及對美好未來的殷切期盼。
(作者為阿拉伯國家聯(lián)盟秘書長)
《 人民日報 》( 2024年05月29日 06 版)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lián)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